第28章
嬷嬷七拐八拐進了一間當鋪,她待了一刻鐘,出來時面露笑容,渾身舒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那處是個茅房,畢竟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夏知秋疑惑地和謝林安對視一眼,理了理衣襟,進到當鋪。
夏知秋拍了拍謝林安的肩,示意財大氣粗的師爺,這時候可以給點噱頭了。
謝林安頭疼地砸出了十兩銀子,道:“方才那個婆子典當了什麽?我們想瞧一瞧,順道花錢買來。”
店家忙不疊将那個包袱拿出來,他見每個首飾上的印記都被人用蠻力磨損了,心裏也猜出了個七七八八,該是些不幹淨的東西,不能讓人瞧出來,否則會招來彌天大禍。因此,他也沒想按照首飾的款式變賣這些東西,只是按照用料的價格收了這批貨,之後找個師傅熔了,再拿去給首飾鋪子賺一筆錢。
當鋪就是這樣,左手進右手出的,黑道白道,甭管東西出處是哪兒,他們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含糊過去得了,能賺錢就行。
如今有人花高價找來,店家又不蠢,自然就出手了。後續會招惹哪些事兒,和他們又有什麽關系?左右都是那老虔婆的鍋。
夏知秋得了首飾,又一路小跑去追那名得了錢正得意洋洋回王家的老嬷嬷。
逼仄的小巷裏,老嬷嬷聽得身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吓得大氣都不敢出。她回頭,看着疾步奔來的夏知秋,哆哆嗦嗦地道:“這位公子,有……有事嗎?”
夏知秋佝偻着腰,扶着膝蓋,氣喘籲籲。這一趟跑得她魂飛體外,好半晌都沒能回神。
還是謝林安趕來了,提着包袱,對老嬷嬷彬彬有禮地道:“這是您的東西嗎?”
老嬷嬷見自個兒典當的包袱被人拿出來,自然就猜到了其中貓膩,她吓得語無倫次,讨好地道:“這是我的東西,兩位小兄弟有什麽事嗎?”
謝林安另一手還拎了一只麻油鴨,他露出個溫文爾雅的笑,說出的話卻如同淬了毒一般入骨三分寒,道:“自然是有事。嬷嬷今日沒在王家當差吧?若是有哪處家宅,也可供我們登門拜訪一下。我還帶了下酒菜,可以和嬷嬷侃一侃的。若是嬷嬷不願意,那麽我就将這批首飾送到王家去了,想必也會有哪位主子能認出自個兒的舊首飾的。”
他輕描淡寫的幾句,正中老嬷嬷靶心。就算是主子賞賜的首飾,也不可随意變賣,流到市井之地。因此,無論是偷竊來的首飾,還是明面上賞賜的首飾,拿去典當,那就是罪該萬死。
老嬷嬷的賣身契還捏在主子那裏,豈不是任打任罰?
她舔了舔唇,遇上了這兩尊閻王,委實是苦惱極了。
沒個其他法子,只能按照謝林安的意思辦。今兒她确實有一日假,可以回家看看,不必在府中當差。
她把兩人帶回了自家宅院,然後牢牢闩住了門。
老嬷嬷摸不清這兩人底細,可看他們的模樣,實在不像是地痞流氓,應該不會太刁難她吧?
老嬷嬷這般想着,心間惴惴不安。
偏偏謝林安沒事人一般,尋了夥房将那麻油鴨斬碎擺盤,還給老嬷嬷倒了一杯水酒,和顏悅色地請她落座。
雖說謝林安戴着半張面具,可從側臉也能瞧出他的相貌俊美。明明是長相清俊的公子哥兒,怎麽笑起來就這麽讓人瘆得慌呢?
老嬷嬷在關系錯綜複雜的王家摸爬滾打這麽多年,審時度勢自然是一流的。這兩位都不像她開罪得起的主子,自然縮頭縮腦湊過去,道:“現在已經到家裏了,兩位到底有什麽事兒啊?”
夏知秋對于私闖民宅這種事不是很熟練,她也是初犯,此時底氣不足,讨好地笑:“嬷嬷坐下說,坐下說。我們呢,就是來打聽你家大小姐的事情,問完了話啊,這些東西就還給您,您還能再去典當一次。”
那就相當于是給她送錢來的,老嬷嬷心思活泛開了。
她稍稍安下心,彎腰撅腚,沾上一丁點凳子,道:“我這是家裏兒子不争氣,欠了一屁股賭債,說再不還就把他的手砍了,我這也是沒辦法才賣東西的。”
“這是嬷嬷的私事,咱們吶,不會過問的。就是想知道一下,你家大小姐是二十多年前回的王家,對不?”夏知秋不想和她算計這些事,該發落她的,是王家的主子,不是她。
這陳年往事沒幾個人知道,老嬷嬷大驚失色,忙問:“兩位小公子是怎麽知道這些內宅事的?”
謝林安深深看了她一眼,接話:“別管我們是怎麽知道的,問你什麽就說什麽吧。這天色也不晚了,我們還得尋店過夜呢。”
“嗳,好嘞。”老嬷嬷聽到謝林安說問完話就走,立馬歡暢地道,“我那時候只是老夫人手下端茶倒水的三等丫鬟,多的事也不是那麽清楚,就聽說大房遺落在外的大小姐回來了!你是不知道,當年大老爺和大夫人感情不合,大老爺寵愛孟姨娘,才三年,孟姨娘就生了一兒一女。有人說啊,瞧着熱乎勁頭,怕不是要擡個貴妾的。”
“貴妾?”夏知秋觑了一眼謝林安,不解地問。
謝林安正喝酒聽後話,沒想到他成了她的百寶囊了,還要給她解釋這些。
謝林安頭疼欲裂,道:“有子傍身的姨娘可擡貴妾,比無子的姨娘地位高些。”
“竟是如此!後宅門路真深吶。不愧是謝先生,對這些莺莺燕燕的桃色事很有研究!”夏知秋啧啧稱奇。
聞言,謝林安那一口酒險些噴出來。他擦了擦嘴角,呵斥:“別胡說!”
老嬷嬷也深以為然點點頭,道:“後宅謠言愈演愈烈,還有了平妻的講頭。大夫人是什麽出身,那孟姨娘又是什麽出身?大夫人自覺被羞辱了,一怒之下就帶大小姐回了娘家,不知道是不是要請娘家舅子來撐腰的。老夫人沒攔住,等到派人去追的時候,大夫人走水路的那艘船就出事了。船上遇到了劫匪,人都殺光了,就連大夫人也不能幸免。不過船上沒看到大小姐,官府的人猜測,大小姐許是落水了,或是劫匪見其年幼,起了恻隐之心,便沒殺她。”
劫匪起善心?這聽着倒是挺滑稽的。夏知秋也不好說些什麽。
謝林安問:“那水路可是通州與荊州之間的?”
老嬷嬷點點頭:“大夫人的娘家在耀州,得先從荊州到通州,再行官路到耀州,哪知道,就在去通州的水路上,出了事情!那些日子,官府派人在河裏打撈,卻找不到大小姐的屍體。大夫人的娘家舅兄可不是個好惹的,他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既然屍體沒見着,那就接着找。整條河都被人摸個遍了,那大小姐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怎樣都找不到人了。”
夏知秋懂了:“那時候都以為王家大小姐是落水的,因此只記得找這六歲娃娃的屍體,沒人想過或許在附近鎮子裏能找着她。沒準是劫匪将她帶到別處的岸上,丢在那兒了。”
這樣一想,也就能對得上,為什麽王家大小姐在岸邊被趙穩婆發現了。劫匪定然不敢殺人越貨後馬上靠岸,一定是将賊船開出去老遠,再把那個孩子丢到岸邊。
不過殺了人就是惡人,即便沒傷及無辜稚兒,那也是造了孽了,沒辦法洗白他。
夏知秋唏噓了一陣,老嬷嬷見她聽得入神,繼續往下說:“這事起初還挺上心的,時間久了,大老爺不上心,老夫人找不着人也就算了。再後來,官府抓到了劫匪,從劫匪口中得知,他們當年沒殺大小姐,把大小姐丢在了青城附近。家裏派人去打聽,還真打聽出來一戶鸾記影班子的老板收養過一個女孩,一看那女孩胸口上的燙疤,可不就是大小姐麽?大夫人娘家是耀州的世家,在大夫人去世後,兩家勢同水火。如今找着了大小姐,兩家的關系便也能緩和緩和了。”
謝林安突然想起一件事,問:“我聽人說,王大小姐回王家的時候,坐的是馬車?”
老嬷嬷從善如流地道:“對,這事是老夫人安排的,說是走水路晦氣,怕有個意外,還是陸路比較放心。”
老一輩人最是迷信,這也可以理解。夏知秋坐不了船,因此他們也是坐馬車行陸路來的荊州。通州和荊州都不算大,兩地之間最短最安全的路就是一條人盡皆知的官道,沿着官道趕路,大概幾天就到了。
問完了這些前因後果,總算能将話引到趙老板身上了。
夏知秋問她:“大小姐回來的時候,還帶了她在青城的趙養母對嗎?”
老嬷嬷點點頭,眼底是數不盡的豔羨之色:“她一回來就成了大小姐的陪房姑姑,有了養育之恩在裏頭,比一等丫鬟還要體面呢!”
謝林安放下酒盞:“那麽,這趙姑姑如今還在王家待着嗎?”
這一點也是夏知秋最想知道的。
老嬷嬷搖搖頭:“她啊,早離開王家了。”
事情對上了,夏知秋有點毛骨悚然。
假如趙老板還在王家,那麽她就不可能是趙穩婆。假如她不在,那麽也就能确定,趙老板從荊州王家離開後,去了金花鎮,她用接生手藝給自己變了個身份,成了會接生的趙穩婆。
通州包括金花鎮以及青城,趙老板原是青城人士,離開了荊州王家,或許是怕被人尋上門來,結果躲到了遠一點的金花鎮中隐姓埋名生活。
夏知秋不解地問:“趙養母不在王家吃香的喝辣的,離開王家,又是為什麽?”
老嬷嬷舔了舔唇,悶下一口水酒,道:“你們可別對外說,是從我這裏打聽來的消息。我們做奴婢的,耳朵太靈通,後頭編排主子的東西,可不算是什麽好事。”
“明白的,明白的。”夏知秋殷勤地給老嬷嬷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