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皇後又作妖 — 第 308 章 清理和清算

榮嫣被帶到後,直接便招了。

今日靜安居奴才都被遣走,她覺得她的機會來了。

她知道好幾處老太太藏東西的地,剛好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動點手腳。

整院只一個奴才,太方便了。

府裏又被趕走了大部分下人,四處都冷冷清清的。她輕易便溜到後牆,找了個合适的地兒,偷摸挖了個坑。

離開靜安居前,她便讓丫頭等在了那兒。

趁靜安居唯一的那個嬷嬷被她支開收拾行李,她将藏了金銀物的包袱從後牆扔了出去。候着的丫頭輕松将包袱接了埋起并小心将花連根移種了回去……

她自以為天衣無縫,哪知……

一刻鐘後,榮嫣和她生母桂姨娘戰戰兢兢站在了榮安跟前。

“二姐姐,你能理解我的對吧?我就是一時糊塗,我過的沒你好,我和我娘都不受寵,夫人又走了,我們只想将來多一點倚仗。我伺候祖母那麽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她都從沒賞過我一件像樣的東西。二姐姐,你不是告訴我,凡事要盡力争取嗎?你饒過我吧。就當什麽都不知好嗎?別告訴爹。我……我和我娘一定報答你。”

榮安有些生氣。

并不因榮嫣覺得她所做理所應當,也不是因為榮嫣試着将她的所作所為推在自己的言辭之過上,而是……那些被她偷走的東西!

她在栽贓自己!

榮安從包袱裏拿了一只玉兔小擺設和一只玉壺。

“這是什麽!”

前兩天榮安大鬧靜安居,毀了老太太不少東西。昨日被她損了的東西便被羅列成單子交到了管事手中,原本老太太是要在虞博鴻跟前告她一狀,并索要這筆賠償的。

昨晚榮安便瞧見了這張單據,她确實碰到了不少瓶啊壺的。可她卻不記得前天她有碰到什麽玉兔玉壺的。當時她還奇怪是自己沒注意摔碎了?

此刻一見被榮嫣藏走的這兩樣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這分明是榮嫣藏走兩件将損失算到了自己頭上。

“你若沒害我也就罷了。可你這種樣子……”榮安笑,笑着看向了一直沒開口的桂姨娘。“這事,還是留給爹處理吧。我不管。”

榮安一嘆,抿了口茶,又道:“不過給你們一個心理準備。你們若還思量找廖文慈幫忙,大可歇了那心思。府裏的傳言真的,今早我爹已将休書送去了廖家,剛剛來報,廖家已經接下休書了。”

跟前母女一個對視,全是不可置信模樣。

“不可能!”

“不信的話可以問阿生。”

阿生還站在門外,聞言一眼看來,随後颔首:“廖家接下休書了。”

這一次,這對母女幾乎同時軟了腿,一道坐了地。

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桂姨娘是廖文慈送到虞博鴻身邊的人,靠山一倒,前路已是漆黑一片。再出了這行竊之事……她二人就徹底完了。

榮嫣這才知曉怕了,滿臉淚水抱着她娘:“娘,我怎麽辦?我完了。我們完了。”一個不受寵的庶女再要失了名聲,那是前程盡毀啊!她們會不會被趕出府去?她丢了府裏臉,會不會被爹随意配人?

“二小姐!”桂姨娘卻是推開了榮嫣,上前兩步在榮安跟前跪了下來。

“奴婢最近身子有些不舒服,大夫言需要靜養,最好便是到山清水秀之處住上個五年十年。正好奴婢親姨最近要回老家,奴婢想跟着回去瞧瞧。老家山好水好,正好适合休養。奴婢想問問姑娘的意思。若可以,奴婢想要回鄉養病。”

榮安深看了桂姨娘好幾眼。

這是個聰明人。

這也正是榮安想要的結果,沒想到這麽輕易就達成了。

這對母女沒有倚靠,還落了把柄在她手裏,前程堪憂。桂姨娘此刻主動退出,那自己便得欠其一個人情,這對她們母女是最好的選擇。至少能保全榮嫣。

“這事得問過爹,我可沒法做主。”

“是,奴婢明白。”

“那榮嫣怎麽辦?”

“榮嫣是府裏的小姐,自然就該待在府中。她年紀小,讀書少,行事莽撞。正需要二小姐多指點。二小姐是京中頭巧,有二小姐幫着教導,奴婢一定放心。

奴婢希望二小姐可以幫忙掩下這事,希望二小姐成全奴婢。”

桂姨娘磕了個頭,又壓低了聲音:“姑娘若能善待榮嫣,奴婢甚至可以永遠不回府。”

榮安思量了兩息。

“姨娘用心良苦,我怎忍心拒絕。姨娘放心。”榮安面上多了幾分鄭重。“只要爹應下,您的用度和月例不但照給,我還給雙倍,保管您在外邊也衣食無憂,不會叫人看輕。另外我可以給您包百兩的踐行錢,每年年底再貼補您三十兩。榮嫣那裏……”

桂姨娘雙目熠熠生輝看來。

“榮嫣那裏,只要她循規蹈矩,我不但會幫忙平息此事,還應下一定幫她争取一門好親事,許她風光大嫁。”

這話,按理榮安這未出閣的小妮子許來荒唐可笑,但不管在榮嫣或是桂姨娘看來,不知怎麽就沒有一點懷疑。

“風……風光大嫁……?”榮嫣喃喃。這比她剛以為的結果好太多了。

“是。只要你安穩,我個人再貼補你不少于三百兩銀子的嫁妝。”

就這般,一個協議誕生了。

榮嫣純屬自作自受。但看她那個模樣,對她娘的離開,似乎并沒多少心痛。

桂姨娘是聰明人,昨晚府裏種種她怎會不曉。此刻府中所有與廖文慈有關的奴才都落了個被清理的下場,就憑她是廖文慈的陪嫁這個身份,她是早晚被開刀的。與其等到那時被虞博鴻處置無轉圜,還不如就賣榮安一個好,這才能将利益最大化。如此,化險為夷,女兒還得了個前程,她也有保障,已是最好結果。

而榮安才是最高興的。

榮嫣沒有靠山,以後不怕她使幺蛾子。桂姨娘看重女兒,自然也會萬事掂量着來。若說不用大費幹戈,只用銀子就能清理廖文慈留下的隐患,就能清除娘的眼中沙,榮安一點都不覺心疼。

榮安最大的希望,便是娘可以過得平安開心。此刻看來,這目标已是越來越近了。

榮安讓菱角将所有贓物都還回了靜安居。老太太那裏再一聽先前要她遷居只是謠傳,也就消停了下來……

阿生那裏,榮安直言要親自和爹說這事,阿生自然應允。

殊不知,這邊桂姨娘的事剛一傳出去,府中另一位姨娘也慌了。

大概是被榮安幾天內接二連三的犀利手段吓到了,那位姨娘着人來報,也說病了,說從今日起要遵醫囑靜卧養病,今日起只吃素,只拜佛念經,不再管世事。

是啊,換誰誰不慌?短短幾日功夫,府裏的長輩、主母、嫡女、嫡子、庶妹外加姨娘全都遭殃,偌大一府,被一個小庶女掌控手中,簡直可怕。

“呃……”榮安無語之餘只能失笑。也算是好事。本以為清理廖文慈的這些爪牙要費些手段,不想這般輕松。

只是,自己有這麽可怕嗎?自己是個很有原則的人好嗎?

“那就……送個三十兩過去,讓她……”多買點吃的?人說吃素呢。多做些衣裳?人說養病不見人呢。多買點藥吃?可膽子那麽小,萬一會錯意,連夜買包老鼠藥吃了怎麽辦?“讓她愛怎麽花怎麽花吧。”

管家什麽的,真是好麻煩啊!

虞博鴻回來後,榮安在開口前,先問了個問題。

“爹,您當年為何納了廖文慈兩個丫頭為姨娘?”

“怎麽?她們給你眼色看了?”虞博鴻臉瞬間一黑,他的第一反應榮安還是挺滿意的。

“不是。您先回答我。”

“是你娘因為她們不高興了嗎?我去解釋……”

“不是我娘。是我,我想知道,您告訴我。”

“小孩子家家……”

“爹!”

“……傳宗接代。就是為傳宗接代。當時爹為你祖父守孝,成婚時年紀已經不小。武将和文官不一樣,出征在外都有危險,府裏只我一子,我若出了事,虞家就斷了。所以當時……從皇上到你祖母,都很催促。一連兩胎都是女,爹也心急了。廖文慈那陣子身子也不好,所以……爹被你祖母叨叨得不行,兩個姨娘都是酒後……但榮英出世後,爹……”

“知道了知道了。”

榮安打斷。聽懂了,反正沒那麽多感情就行了。

于是,她将府中兩位姨娘各自的态度,以及榮嫣今日種種全都跟虞博鴻實話實說了。

果然,爹對桂姨娘的離開并沒有表露複雜的感情。

“既是她的選擇,便尊重吧。逢年過節,可以允她回來看一眼榮嫣。”反正榮嫣在府裏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了。

榮安沒想到,虞博鴻還贊她做得好,直言如此他更輕松,并當着榮安的面,讓手下給兩位姨娘各自送了點東西去。

他這種态度,使得府中上下更訝異不少。二小姐在府中,果然已經一手遮天了……

虞博鴻還給榮安帶來了些宮中的消息。

今早宮裏下了旨,皇後最近身子不舒坦,所以事務交到了太後手上,八皇子生母苗貴妃協理。

而早朝上,也是圍繞了下月便将成婚的八皇子朱永泰。

先前的朱永泰雖有職務卻是虛銜,此刻皇帝的意思是,成家後也該立個業,所以覺得該給他派個實務歷練。皇帝直接讓他跟着調度赈災事宜的同時,還給他在鴻胪寺安排了個職務。

金口玉言一下,上下都有些驚訝。皇子任職多挂名,要歷練做什麽?而且還是一次二任。赈災之事已順利進入了執行階段,說好聽是調度,實際是白送的名聲啊!這麽好的差事……

而鴻胪寺那裏,細細一嚼也多意味。鴻胪寺事務雖繁雜,但說白了掌管的是皇帝個人的待人接物,說是皇帝的私人外交部門也差不多。八皇子去負責這事……是要将皇上的私人外交接過去嗎?皇帝什麽意思?……

再一聯想八皇子本就在翰林院挂有編纂的虛銜,這麽一來,等于一人三職,比太子還多了一職啊……

昨日突然定下的封王開府,趙小姐的準王妃,後宮那裏今日消息,皇後大權旁落,苗貴妃突然起勢,這些信號若一整合……誰的想法不得往一處靠去?這實在有些吓人……

于是,朝堂上立馬出現了反對之聲。

有不少臣子直言長幼有序,八皇子不能越過太子;職務在專在精不在多,最多雙職綽綽有餘;大婚在即,餘力不夠,不如先好好籌備大婚……

諸如此類聲音此起彼伏,殊不知,他們越是反對,皇帝心中越不爽,越發覺得他的地位不穩固。

最終,皇帝一錘定音,表示今日起,所有皇子都有歷練之機,而不僅僅是對八皇子。今日獎懲分明,全看各自本事。

這話又叫人聽出了另一層意思,衆人來不及咀嚼,皇帝又叫他們驚到了。

皇帝揪住了太子先前在司農寺職務上的一個小錯誤大發雷霆。太子有些懵,剛開口自辯了兩句,卻不知怎麽引來了皇帝更猛烈的呵斥。

太子還沒反應過來,皇帝便已将他在司農寺的職務給撤了。一衆擁立太子的臣子未嘗開口,皇帝已将這個職務又轉到了素來閑雲野鶴的大皇子朱永興身上。

懵了朱永興這才明白今日好端端的,怎麽父皇下令他一定要來早朝。他尚在猶豫是否要推辭,皇帝則已經開始了對他的呵斥。

說他身為皇長子,不務正業不知進取,即便不能成為弟弟們的榜樣也不能拖了弟弟們後腿。既然是皇子,就得想着報效皇室和朝廷。而他作為長子,他有肩負重擔的責任。否則他就是對不起先皇後!對不起列祖列宗!不配待在長子之位上!

朱永興傻眼。這麽嚴重的嗎?

他迷迷糊糊間,自然只能領旨且下意識跟着表态會盡力做好。

還不僅如此,衆人皆愣神之時,皇帝又給十皇子弄了個職務。十皇子倒是識趣,二話沒說且擲地有聲上前磕頭表了個願為朝廷鞠躬盡瘁的态度和全力以赴的決心。

皇帝很滿意,當朝将十皇子大誇特誇,讓他好好幹,讓諸位皇兄都看好,他這個皇弟絕對不輸任何人。只要他幹好了,前途無量!……

滿朝文武皆懵了。

皇上這一出出,究竟多少意思?

怎麽越看越迷糊?怎麽感覺皇上有看好和扶持除了太子之外所有皇子之意?

難不成,皇上還想重選繼承人?

太子一黨皆郁悶,正想着當如何籌謀,皇帝卻已在一連串的獎懲後結束了早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