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青梅:皇上他蓄謀已久 — 第 104 章 毫不掩飾對皇後的盛寵

第104章 毫不掩飾對皇後的盛寵

戌時過半,宮宴開始。

設宴地點在蘌花園,帝後與太後坐在上首,四品以上官員都出席了此次宴會。

拓跋宏行過禮,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端起酒杯淺酌,專心欣賞着歌舞。

殷太後面上含笑,餘光冷冷看着同坐一席的帝後。

瞧見蕭靖玺神情溫和,耐心十足替身旁的李雲舒布菜。

兩人相視一笑,好一幅帝後情深的場面。

殷太後心裏越發不得勁。

皇後本該與她平坐在帝側。

蕭靖玺如此刻意在衆臣和外邦使臣面前,讓皇後坐在他身旁。

這不是明晃晃告訴衆人,如今皇後才是後宮之主,她這個太後已經沒有實權。

皇後比她高一等。

明明心裏猜忌李雲舒,為了讓她這個母後沒臉,還真是煞費苦心。

更甚者,今日為迎接外邦使臣而設的宮宴,四品以上的朝臣都參加了。

連王蕭靖昀也在,唯獨蕭靖城,居然沒有來。

雖然殷太後也不想小兒子再見到李雲舒,但她分得清輕重。

今日這種場合,所有人都在,唯獨缺了她的小兒子。

蕭靖玺這是半點都不掩飾他對蕭靖城心存芥蒂。

這是打算徹底與她這個母後撕破臉啊!

殷太後越想就越怒火中燒。

既然如此,她就不客氣了。

“皇上,靜薇怎地沒來?”

“她身體不适。”

“那倒是可惜了。”殷太後朝拓跋宏望了一眼,頗為惋惜道:

“哀家聽聞南戎民風開放,女子大多同男子一般,都精通騎馬射箭,靜薇平日裏不愛詩詞歌賦,最愛的就是與她身邊的侍衛比馬賽劍,若是她來了,定與太子有共同話題。”

殷太後的聲音不高不低,卻恰好能讓衆人聽個大概。

很明顯了。

明耳人都能聽出,殷太後的話中之意。

李雲舒與蕭靖玺同時蹙了蹙眉。

未等兩人開口,一道含笑的嗓音先響起。

“”哦?那确實可惜啊可惜,不過太後娘娘有所不知,南戎雖然民風與大隋略有不同,但是可惜,精通騎射的女子也罕見。”

“不瞞太後,本殿極為欣賞這樣的女子,有機會定要見見大隋的公主殿下。”

殷太後一窒,面上的笑容差點維持不住。

這南戎太子到底是怎麽回事。

她剛才的話,是存了抹黑蕭靜薇名聲給蕭靖玺添堵的心思,可也實實在在恭維了南戎。

正常人都會感恩戴德、千恩萬謝應承下來。

偏偏這個南戎太子,不謝她看得起就算了,竟然還在話裏話外暗諷她無知。

果真是不識擡舉。

怪不得南戎不敵大隋,要堂堂一國太子充當使臣來講和。

後半場,殷太後只像一根木雕坐着,不再自讨沒趣開口。

她還是要臉面的,總不能讓旁人次次看笑話。

沒了殷太後攪和,在場衆人也沒誰會如此沒有眼色,說不該說的話。

李雲舒放在在桌下的手,伸過去捏捏蕭靖玺的。

見蕭靖玺神情稍緩。

李雲舒放心了。

他不至於為了太後口頭上的幾句話生氣,心裏不舒服倒是有可能。

別說蕭靖玺,就是她聽着心裏也不太舒服。

蕭靖玺反握住她的手,

目睹全程的高全盛:”……”

他就站在皇上身邊,整個蘌花園中也只有他能看到這一幕。

聽着皇上條理清晰地與南戎太子交談,再瞧着帝後的小動作。

他也能從中判斷幾分,皇上此時心情尚可。

高全盛也沒有太驚訝。

皇上從不吝在他們這些貼身伺候之人面前,展示他對皇後的隆寵。

乾元宮伺候之人早就不會少見多怪了。

宴席結束,蕭靖玺當着衆人的面,接過高全盛手上的披風,親自披到李雲舒身上。

他慢條斯理給她系上帶子,聲音只有兩人可以聽到。

“朕已經吩咐,稍後會有人帶國丈去乾元宮,你們父女也很久沒見了,可以說說話。”

“今夜朕若回去得晚,你早點休息,不用等朕。”

李雲舒下意識朝李國公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李國公恰巧也在看他們這處。

平日裏受他照顧已經習慣,對上父親的視線,李雲舒這才發覺衆目睽睽之下,蕭靖玺的舉動未免太過親密。

她連忙道,”我知道了。”

“康萊,你送皇後回乾元宮。”

“是。”

衆人方才瞧皇上當衆為皇後披披風已經是震驚,聽皇上這吩咐,震驚更甚。

就這宮裏短短幾步路,竟也要康統領親自護送皇後。

皇上這還真是毫不掩飾對皇後的盛寵。

結合皇上前幾日因選秀之事在朝堂上發火,再想起皇上想利用國公府的傳言。

似乎對不上啊。

拓跋宏見到這一幕,也是略感意外。

他不由得多看了李雲舒一眼。

蕭靖玺這位皇後,确實是難得一見的美人。

可他不認為,十幾歲就跟他說,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裏,不想死就要狠的蕭靖玺,怎麽也不像是一個會被女色迷惑之人。

察覺某道不善的視線,拓跋宏輕咳一聲,默默移開目光。

不是,蕭靖玺那眼神什麽意思?

他不會誤會他對他的皇後別有居心吧。

“……”

蘌書房。

“你們的人最近動作挺大啊,這麽多年太子殿下還解決不了一個拓跋烈,朕當年是不是看錯人了?”

父皇信拓跋赤。

蕭靖玺只見了他一面,便知道此人不可輕信。

當年,拓跋赤帶着拓跋宏與拓跋峰來大隋,明确表達可以讓一個兒子在大隋為質之意。

拓跋宏是南戎太子,拓跋峰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皇子。

兩個皇子中選一個,明眼人都知道該選哪個皇子當質子。

先帝當真考慮過,還特意問過蕭靖玺。

不是考慮留下南戎的哪個皇子,而是考慮需不需要留下南戎的皇子為質。

最終被蕭靖玺說服。

一個故意被推出來擋刀的太子,留與不留,并沒有差別。

比起拓跋赤,蕭靖玺一眼就看中了表面順從聽話的拓跋宏。

拓跋宏,”當年多虧皇上,不然今日本殿恐怕還在大隋為質。”

當初,拓跋赤帶他來大隋,就沒想将他帶回去,他巴不得他死在大隋。

若非大隋皇帝聽了蕭靖玺的話,拒絕了,他就沒有機會回南戎培植自己的勢力。

從這點來說,蕭靖玺有恩於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