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都是假的,對不對?
端王得到消息連夜從宮外趕到慈寧宮。
“怎麽回事?”
小德子挺直着背脊跪在地上,他不敢擡頭看端王。
擔心一讓端王發現什麽端倪。
如果那紙上寫的事情是真的,那、那他這個知情之人還能有命嗎?
他也是在太後暈過去之時,才想到這個問題。
小德子現在無比後悔。
早知道他就應該裝聾裝瞎,也不用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境地。
現在他只祈禱,那紙上說的全部都是假的。
這樣,他或許能夠留下一條命。
蕭靖城等了片刻沒等到回答,他十分不高興。
正要再問,給殷太後診完脈的宋太醫起身。
蕭靖城立刻問:“母後怎麽樣了?”
宋太醫:“太後娘娘是受到了刺激,急火攻心,才會暈過去。”
“臣去開一副降火藥,等娘娘醒過來喝兩日應該就沒事了。”
“不過,日後最好不要再刺激太後了。”
殷太後畢竟不年輕了。
若是再受到刺激,中風就不好辦了。
宋太醫一走,蕭靖城注意力又落到小德子身上。
“說,太後受到什麽刺激了?”
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不說。
小德子咬咬牙,說了,“回殿下的話,太後是看了個紙條。”
“什麽紙條?”
容嬷嬷從太後榻前走過來,将那張被太後攥成一團的紙遞給端王。
端王只掃了一眼,就重新将紙攥在手中。
他一腳将直挺挺跪在地上的小德子踹倒在地。
“狗奴才,哪裏得到的東西,不辨真假你也敢拿到太後面前。”
“本王方才問你話,你不敢說,怎麽,難道你相信這上頭寫的,心裏已經覺得本王就跟你們沒了根的東西一樣了?”
容嬷嬷不識字,她從頭到尾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此時聽到蕭靖城的話,她難以置信地睜大了眼睛。
端王殿下方才說的那些話,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這頭,小德子用一種屈辱的姿勢,雙膝跪地,雙手撐着地面。
他正為自己辯解求饒,眼前忽然閃過一道白光。
血濺到擺放在殿中的瓷白花瓶上。
小德子的身體直直倒在地上,那雙本就恐懼的眼睛還睜着。
地板上暈開一大片血跡。
容嬷嬷被吓得驚叫一聲。
蕭靖城提着還在滴血的刀轉過來,叫她。
“容嬷嬷。”
“殿、殿下……”
“本王聽說你不識字?”
“是,老奴沒入府伺候老夫人前,家裏窮苦,老奴的爹娘又都是粗人,念不起書。”
“不識字好。”蕭靖城沒頭沒尾說了一句,就将那刀扔到沒了氣息的小德子身邊。
“還不拖下去,等着本王親自動手?”
站在門口的幾個小太監,目睹端王說了兩句話就一劍了解了小德子的命。
怕得腿都軟了。
這會兒聽到端王的命令,要從外邊走進來,卻剛邁開步子就差點摔倒。
蕭靖城寒着臉一腳踹飛地上的劍。
正中走在最前頭的小太監腹部,又一個人吐血倒地身亡。
“這個就是幹活不利索之人的下場,還有誰想要挑戰本王的耐心,盡管來。”
幾個小太監竭力忍着心中的害怕,将殿內和門口的兩具屍體拖了下去。
“城兒、城兒……”
“殿下,娘娘醒了。”
蕭靖城走到床榻邊,殷太後一雙眼睛尚未完全睜開,一直在喊他的名字。
她眉心緊蹙,頭左右微微搖動,整個人陷在夢魔之中。
蕭靖城看向容嬷嬷:”你先下去,本王要跟母後單獨說說話,沒讓你們進來,誰也不準打擾。”
“是。”
殿門關上,蕭靖城視線再落到殷太後身上時,卻發現不知何時她已經睜開了眼睛。
看清蕭靖城,昨天看的那張紙上的內容,又跳進殷太後的腦海中。
她的視線下意識落在蕭靖城的腰腹下,死死盯着。
實際上穿着衣服什麽都看不出來,可是殷太後已經魔怔了。
她醒來說的第一句話是:”将衣服解下來,讓哀家看看你身上的傷。”
殷太後的視線讓蕭靖城覺得屈辱。
此話,更甚。
那一瞬間,蕭靖城對自己的母後動了殺心。
外頭起了風,夜風從窗柩縫隙溜進來,微微涼意讓蕭靖城恢複了幾分理智。
“兒臣身上的傷早就已經好了,母後不必擔心,您要盡快養好身體,兩個皇孫還需要皇祖母疼愛。”
聽到這句話,殷太後死氣沉沉的眼睛裏,終於有了光。
她重複,”兩個皇孫?”
“是,妾室姜氏也懷孕了。”
“多久了?”
“不到一個月。”
不到一個月,殷太後快速心裏推算,那就是在蕭靖城受傷之前。
那、那張紙上說的,都是假的!
蕭靖城俯身給殷太後掖了掖被子,”母後現在不會再胡思亂想了吧?”
“你都知道了?”
蕭靖城嘆了口氣,”母後暈倒這麽大的事情,兒臣怎麽能不問清楚。”
“這樣荒唐的事,母後都信,還因此氣病了,兒臣不知道該說母後太容易相信旁人,還是該說母後小瞧自己兒子。”
殷太後觀察蕭靖城的臉色。
她又問了一遍。
“所以哀家知道的那些,都是假的,對不對?”
“當然是假的。”蕭靖城再一次将姜氏拉出來。
反問殷太後,”如果兒臣真有什麽問題,那姜氏如何能懷孕?”
殷太後終於放心,虛弱的面上也有了。
“你說的對,假的,都是假的。”
殷太後掙紮着起身:”都怪小德子那個死奴才,聽風就是雨,不知道從哪裏得到的東西,居然就敢呈到哀家面前來,哀家現在就親自去砍了他。”
哪個當娘的,能受得了自己兒子成為一個廢人。
要不是她身體一直不錯,這一次恐怕再也醒不過來。
小德子,該死。
“母後別急。”蕭靖城按住殷太後起了一半的肩膀,讓她重新躺回床上。
“用不着母後親自動手,這樣的狗奴才,兒臣不殺不足以洩憤。”
“殺得好。”敢壞她兒子名聲,生生将她氣出病,留着也無用。
“該死之人不止一個小德子,還有那給他遞假消息、散播謠言之人也要死。”
殷太後頂着一副病容,面上的狠厲之色卻絲毫不輸平時。
“我兒揪出幕後之人,哀家要誅他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