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 忠順親王在京城也是個響當當的人物, 在水钰的一幹兄弟中也算是為數不多混的風生水起的幾人之一。
這個混的好, 并不是指在朝堂上有多少話語權,而是在水钰跟前有幾分臉面。于某些事上, 水钰對他聽之任之, 也算是給了他很大權利。
忠順親王的母妃出身不高,原就是一宮女, 因有幾分顏色, 有幸被太上皇寵幸了幾日, 忠順親王就是那時候懷上的。只是後宮佳麗衆多,忠順親王的母妃沒幾日就被太上皇忘在了腦後。雖說母憑子貴, 但太上皇不缺子嗣, 因而忠順親王的母妃位份不高,到死都只是個才人。
出身雖然低于其他兄弟,但如果天資聰慧且甚曉世故, 也許還能入太上皇的眼。可惜忠順親王資質也平平無奇,于文于武上都沒有絲毫天份。因此, 忠順親王自幼就過着被人冷遇和無視的日子。也因此,在幾個皇子為争太子之位鬥的最白熱化的時候, 忠順親王始終孑然一身, 因為壓根就沒人想要把他拉入自己的陣營。
不過,水钰登上皇位後, 忠順親王卻占了大便宜。所謂貶一個擡一個,在水钰對一幹參與陷害義忠親王争奪太子之位的兄弟們進行明裏暗裏的打壓後, 就需要捧一個兄弟來表示自己絕非無情無義之人。這時候,和哪個陣營都不沾邊的忠順親王就趕上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忠順親王自己也心知肚明,因此從不摻和朝堂之事,和重臣權貴也沒有過深的來往,只逍遙的過着自己的小日子,在纨绔的道路上一去不複返。雖然行事肆意妄為了些,但在水钰有意的縱容下,平日裏倒無人敢惹。
不過近段時間,忠順親王卻感覺自己有些流年不利。
忠順親王十分愛看戲,本身又男女不忌,因此頗為寵愛府上戲班一個擅唱小旦的名角蔣玉函。
忠順親王自認對蔣玉函不錯,錦衣玉食供着,還有專門人伺候着,平日裏也不管他去哪裏或是與誰交往,但突然有一日蔣玉函卻跑了。以往蔣玉函都是白天出去晚上回來,但這回竟三五日不見回去。
忠順親王十分惱怒,莫名有種被背叛了的感覺。于是派各路尋找,一副非要将人找出來的架勢,然後就得知蔣玉函失蹤前與榮國府二房的賈寶玉在一起。
這下忠順親王更生氣了。蔣玉函是一個人逃跑便也罷了,沒想到還有幫手。滿京城誰不知道蔣玉函是他的人。就連北靜王,即使垂憐蔣玉函已久,卻也只敢送他一條茜香國女國王所貢的大紅汗巾。更可恨的是蔣玉函并非是單純的逃跑,而是被賈寶玉金屋藏嬌了起來。二人就在東郊離京城二十裏一個叫紫檀堡的地方私會。
忠順親王知道後冷笑連連。賈寶玉不過就是一工部侍郎之子,雖然有個姐姐是水泰的側妃,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和水泰的地位已經整個颠倒過來,他連水泰的面子都不一定給,更何況是水泰的側妃?是以,忠順親王并沒有直接派人去把蔣玉函抓回來,而且着長史找賈政興師問罪,強硬的要求他把賈寶玉交出來。
賈政本就氣賈寶玉與丫鬟歡好,聽了這話,更是又驚又怒。
人人都護短,賈政也不例外。雖然賈寶玉和丫鬟的事讓他十分生氣,但仔細一想,卻也不能全怪賈寶玉。和賈母一樣,賈政把将所有罪責全推到了教導賈寶玉歡好之事的警幻身上。可如今卻不同,賈寶玉竟與一男子交往過密,甚至可能行過茍且之事,這是他萬不能接受的。就是賈赦這個‘色中惡鬼’,也從沒有過‘斷袖之癖’。
賈政氣賈寶玉小小年紀葷素不忌,于‘色’上比賈赦更甚,連累他又要被賈赦恥笑,又恨賈寶玉沒有腦子,竟惹了不該惹的人,日後還不知道會被忠順親王怎麽報複。怒及之下,手執板子,又要給賈寶玉一頓好打。
最後沒有打成,不是因為賈母,而是長史說了,忠順親王要見的是完好無損的賈寶玉,你把人打殘了,忠順親王那裏不好交代。
其實賈政重打賈寶玉除了想要教訓他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賈寶玉被帶走。世人皆知忠順親王喜愛美色,又好男風,府裏有不少容顏姣好的男戲子。而賈寶玉又長相俊美,萬一被忠順親王看上……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忠順親王的男寵。是以,賈政就想把賈寶玉打傷,如此便有了将賈寶玉留下來的理由。
可惜……賈政在心裏恨鐵不成鋼的嘆了口氣,到底不敢與強權硬碰硬。
忠順親王其實也沒有賈政想的那麽龌龊。雖然賈寶玉相貌确實和他的口味,但他只沾染伶人或是小倌。不說官家公子,就是平民百姓他都不會碰一根手指頭。畢竟水钰不會真的任由他胡來,他可不想失了聖心再過回以前的日子。
而忠順親王讓人将賈寶玉帶回來,是想讓他親自指路,帶他們去抓蔣玉函。如此一來,無論他們之前的感情有多深,他們心裏面都會留下一根刺。忠順親王打的主意就是,你們讓我心裏面難受,我也不能讓你們倆好過。
忠順親王原以為要威脅利誘一番賈寶玉才會供出蔣玉函的下落,沒想到他才把眼睛一瞪,賈寶玉就立刻老實的招了,一點猶豫都沒有。忠順親王很是瞧不起賈寶玉沒有骨氣的模樣,恨不得把蔣玉函拉過來看看,他千挑萬選的男人其實就是個軟骨頭,根本不值得托付。不過也因此,忠順親王對蔣玉函的心思淡了不少。
忠順親王一直覺得蔣玉函與旁的伶人不同,于是才對他諸多寵愛。如今一看,原來和自己一樣,也不過是個以貌取人的俗人。如果賈寶玉生的醜陋,他說不定都不會看上一眼。
雖然已經歇了對蔣玉函的心思,但這口氣是一定要出的。否則任誰都能給他戴一頂綠帽子,他還有何顏面在京城立足?
人回來的很快,忠順親王仔細打量了蔣玉函幾眼,見他精神氣不錯,看來這幾日在外面過的挺滋潤。不過和賈寶玉之間的氣氛有些尴尬,可能對賈寶玉引人來抓他多少有些埋怨。
忠順親王不好對賈寶玉動手,但蔣玉函的賣身契在他手裏,他要打要罵都沒人管得着。因此壓根不聽蔣玉函的求饒讨好,直接命人仗打五十大板。
在旁看着的賈寶玉哭的不能自已,嘴裏不斷嚷着‘不要再打了’,眼淚鼻涕糊了一臉,好像打在蔣玉函身上痛在他心似的,一副要了他老命的模樣。
忠順親王撇撇嘴,面露不屑。哭有個屁用!告密的時候就該知道他不會輕易饒了蔣玉函,現在表現的這麽情深意切的是惡心誰呢!
其實賈寶玉也并不全是心疼蔣玉函,更多的是害怕。雖然也曾被板子打過,但他還從未親眼見別人被打板子。襲人等人被杖責的時候,賈母怕吓着他,于是将他攆去了榮慶堂。等賈寶玉回院子,連血腥味都沒有。晴雯等丫鬟都被賈母耳提面命過,只要賈寶玉問起,就只說襲人三人被趕回了家,其它一概不提。是以賈寶玉到現在還不知她三人已經沒了性命。
賈寶玉被賈母養的比姑娘還柔弱,因此看到蔣玉函被打的血肉模糊,奄奄一息,自是吓的不行。
五十板子噼裏啪啦打的很快,一結束,忠順親王就讓人把蔣玉函擡了下去,然後對賈寶玉說,你們倆既然是互送了汗巾的知己,蔣玉函如今受了重傷,你合該留下來照顧他。
賈寶玉此時已經三魂七魄失了大半,看忠順親王的眼神比看到賈政還要驚恐,自是忠順親王說什麽,他都老實的聽從。
賈政在家裏坐立不安。眼見天色越來越黑,賈寶玉還未回來,他派去尋賈寶玉的人也被打發了回來,賈政再也忍耐不下去,立即前往榮慶堂向賈母求助。
賈母聽後差點一口氣沒上來暈死過去。同賈政擔憂的一樣,她也怕忠順親王将她的寶貝鳳凰蛋兒變成兔兒爺。
賈母氣的大罵賈政幾句,然後就讓鴛鴦準備馬車,她要親自去忠順親王府把賈寶玉帶回來。
鴛鴦還未走出門,賈母突然想起自己早就被奪了诰命,只是一普通老太太,忠順親王會不會見她還兩說,更遑論去要人?于是賈母又把鴛鴦叫回來,讓她去榮禧堂請賈赦。
忠順親王府的長史一來,賈赦就知道了前因後果,因此也知賈母請他過去的目的。賈赦這次沒有跟賈母對着幹,只冷嘲熱諷了賈政一下,說他養了個好兒子竟敢和瑞親王搶男人後,就去了忠順親王府。
只是雖然見到了忠順親王,賈赦卻沒有把賈寶玉帶回來。而當賈母問起時,他就把忠順親王跟他說的話重複了一遍,說賈寶玉正在貼身照顧蔣玉函,樂不思蜀,等蔣玉函傷好的差不多了,自然就回家了。
賈母直接回了句‘放屁’,大罵賈赦對賈寶玉的事情不上心,忠順親王說什麽就信什麽,完全不長腦子。忠順親王如果想對賈寶玉做壞事又怎麽可能自己說出來。然後命賈赦再去一次,必要将賈寶玉帶回來。
賈赦回了個冷笑,說他不過是個國公爺,焉敢質疑忠順親王的話。滿京城誰不知道忠順親王是不好惹的人物,偏偏賈政生了個好兒子,有膽子在老虎嘴上拔毛,在滿京城的貴公子中絕對‘獨占頭鳌’。再說他又不是賈寶玉的老子,賈政這個正主就只在家裏喝茶,他卻忙的團團轉是什麽道理。要去也該是賈政去,他是不奉陪了。
賈政被說的滿臉通紅,羞憤之下立刻起身去了忠順親王府。但是連忠順親王的面都沒有見到,一人獨坐喝了兩杯茶就被請了出來。
當天晚上賈母和賈政一夜未眠,次日雙雙頂着黑眼圈盯着大門,好像下一刻賈寶玉就會出現似的。如此過了兩三日,賈母已要哭死過去。
王子騰和北靜王知道後也都去了忠順親王府做說客。王子騰是因賈寶玉是他的親侄子不得不管,北靜王則是欣賞賈寶玉,不忍賈寶玉這麽個鐘靈毓秀的人被忠順親王糟蹋。二人都不是可以随意打發之人,忠順親王不僅親自招待,還引他們去見賈寶玉。
賈寶玉驚恐了幾日,見忠順親王沒有再出現後心就安定了下來。沒有了危險,他便有心情風花雪月,對蔣玉函無微不至的照顧起來。
北靜王感嘆賈寶玉重情重義,又見忠順親王并未對賈寶玉行不軌之事,于是翩然離開,回府的途中又去了趟榮國府告知賈母一聲,請她毋庸擔心。王子騰去的時候恰巧看到賈寶玉在喂蔣玉函喝藥,二人之間氣氛暧昧,直把王子騰氣的臉色鐵青,拂袖而去。賈政上門的時候王子騰冷笑的回了句‘他好得很’,就袖手不管了。
至于水泰,雖然元春一直哭求他去忠順親王府走一趟,但因着上次為賈寶玉向林如海提親時丢了大臉,一想起這個便宜小舅子他就煩的不行。再加上日後的謀劃,他暫時不能輕易得罪其他兄弟。因此,水泰直接把元春趕回了院子,完全不過問此事。
賈母和賈政再無其它好法。
只是賈寶玉留宿忠順親王府的事情到底傳了出去,賈母還好,足不出戶,聽不到外面的閑言碎語。賈政就慘了,每日都要面對同僚暧昧的眼光,甚至還有人戲言他犧牲兒子高攀上了忠順親王,日後必然官路亨通。賈政氣的不行,嚷嚷着随賈寶玉死在外面,他是再不管了。被賈母聽後,又挨了好一通罵。
如此一個月後,忠順親王才将賈寶玉送回去,此時有關他和賈寶玉的流言已經飛遍大街小巷,而且要多離譜有多離譜。
忠順親王還覺得不滿意,又給添加了些素材。賈寶玉回去時乘坐的馬車乃是他專用馬車,一般人享用不到。不僅如此,他将蔣玉函也一同送了過去,并且讓長史在大門外言明因賈寶玉和蔣玉函感情篤深,他君子不奪人所愛,願意成全他二人,還交代賈政,要好生對待蔣玉函,別打擾他和賈寶玉,否則他是不依的。
因着忠順親王的話,賈母和賈政雖然恨蔣玉函恨的要死,卻無可奈何。
賈母曾想給賈寶玉尋一門親事,想着賈寶玉成親後有人管束或許就能離蔣玉函遠些。但不說賈母屬意的姑娘,就連賈母瞧不上的姑娘也不願嫁過去,畢竟沒哪個會願意和一個戲子、還是男戲子争寵。
忠順親王很是得意,還專門跑去茶館聽那些流言蜚語。果然如他所想,賈寶玉乘坐他的專屬馬車更加從側面印證了賈寶玉與他關系不匪。
如此聽了幾次後,忠順親王滿意了。不過人不能太得意忘形,一旦忘形了很容易讓老天爺看不順眼,故意安排點事情發生。
這不,他不過聽個戲,就有人當街攔轎。
忠順親王原本想把人直接哄走,但聽到那人說要獻寶物時,不由好奇心大起,于是命小厮把寶物遞過來。
待看到那寶物時,忠順親王就知麻煩可能找上門了。
那寶物其實稀松平常,不過就是一玉佩,但曾經擁有他的人卻不得了,乃是當今聖上的同胞哥哥,前太子義忠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