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們和離吧! — 第 316 章 暗潮湧動

第316章 暗潮湧動

山游許久沒有言語,只是盞中茶湯稍稍涼了之後,他才開口詢問說:“王爺所想如何?”

“先生一定還為本王留了第三條路的吧。”那晉王忽然這般講道。

開始的時候晉王是不服,可漸漸和這個人接觸久了,其實也是不服不行,很多眼界謀略,哪怕只是和蒼雲之上的一個小廚子比都不可能有多少優勢。

曾開始合作的時候便是這樣,一直是山游給晉王路,而這麽久以來,至少時間證明了當年不管山游所做有何異處,至少這人做的都是對的。

晉王相信,今時今日許也是如此。

聞言時山游有些錯愕,但想着畢竟也是晉王殿下,那嘴角便在不覺間多了幾分的淺笑。倒掉已經冷的茶水,他沉下了一口氣,重新為兩人續上了新的茶水,随即言道:“這便是山游給的王爺的第三條路。”

當時晉王爺愣愣的看了盞中茶水許久沒有多言,山游又言道:“曾經你我相識在蒼山山腰,山游本是要下山歷練,正巧遇到晉王爺來問天機。”

“機緣巧合之下,山游為王爺解題,後成了王爺幕僚,王爺可還記得,當年問山游何題?”

轉眼十年已過,晉王自己問的題,自然是要比任何人記得都清楚。只是十年…想來竟有些可笑,十年前,他每日都在垂涎那皇位,沒想到,竟一等這麽多年。也不知是不是上年歲了,如今他心中早已習慣了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和處境,那把該提起的刀,他早不知已經遺失何處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那對父女是想讓自己死啊。

“山游妙算,如今時機的确正好。”晉王道。

他的話其實也只是算說了一半,若是在皇帝想要動晉王前,晉王先做了籌謀,那或許贏與否不過都是時間問題。即使自己沒有占到優勢,想來總也還有退路。

但若真的今日便反,他的禍…将殃及一家老小。

“王爺不必将事情想的太過複雜,有些棋盤,你雖看它漏洞百出,可卻沒有一絲的可趁之機;有些棋盤,你看它将成死局,但沒準,按兵不動,反而是破局關鍵。”說着,山游将桌上三顆石頭的其中一顆推向了晉王。

“只是山游所言,我們必須,時刻準備兵馬。”他補充了一句。

見晉王臉上的百般猶豫,山游直接問道:“至今山游對王爺當時的滿腔熱血記憶猶新,只是不知時至今日,王爺當年的一腔熱血可還在。”

“本王手下衆将,皆聽先生差遣。”晉王直接言道。

兩人四目相對時,山游的笑逐漸多了幾分自信。

他如今雖是在勸說,但明眼人許是都可以看得出來的,晉王只有想死或者想活的選擇。若不想死,他只能起兵。

“那便請王爺準備好妙藥。”山游提醒道。

“現在要用?”晉王眼神中滿是驚訝。

山游許久才道:“再等等。”

皇宮內,明明早已被陛下布滿兵将,可卻還是一副安泰之貌。他如往日一般,一人坐在大殿之上,身邊所服侍的也不過寥寥幾人。

看着手中的奏折,忽然一個身穿盔甲之人上前,跪地言道:“末将見過陛下,陛下…賊人已擒,賬本到手。”

皇上面容無異,甚至不曾多一點點的觸動,他翻到了另一頁。李公公見此狀,便揮了揮手,示意皇上已經知道了,将東西呈上就是。

那将領也看懂了,他将賬本從口袋中抽了出來,随即直接交給了一側的公公。公公将帶着血的賬本和托盤一起放在了皇上的桌子上,放下時,皇上曾裝作不經意的樣子瞥了一眼,也只是那一眼後,便置之不理了。

李公公微微點頭,将領行了退禮,正要起身離開的時候。

“人是怎麽抓住的?”皇上聲音從背後響起。

将領頓了一下,後才又跪在地上答道:“當時空中傳來了一聲鷹鳴,後那人忽然站定了腳步,于此末将等才将對方生擒。”

“鷹?”寧齊問道。

身後李公公立刻有了警惕,寧齊看了去,見人也是一副面容嚴肅的樣子,随即寧齊倒是沒忍住笑了。

“下去吧。”他說着,看向了手中奏折,但顯然雖舉止無異,但卻已經是一個字也看不下去了。

“你們都下去吧。”李公公吩咐着,随即周圍的人便悉數退下了。

也是退下後,皇上再沉不住氣,一手直接将奏折甩到了一側,随後撈起那賬本便認真看了起來。

“一直在拼死反抗的人,竟束手就擒。”他一邊看着,一邊小聲喃語。

身側人将寧齊的話聽在心裏,問道:“陛下,是不是…晉王爺已有所察覺?”

皇上沒說話,依舊看的認真。

但能解釋這奇怪事情的,好像也只有這一種說法。

只是不管對方是否真的已經有所察覺,他…都不能停。

“可需要老奴立刻去通知樂将軍。”李公公立刻問道。

皇上依舊不語,許久後皇上才忍不住搖了搖頭。

“會驚蛇,朕等他來。”就是這麽一句話,陛下沉下了一口氣,又側頭問道:“讓你準備的事情,可有準備好?”

“回陛下的話,如今只要陛下收網,兵部之權,定然成掌中之物。”李公公說的信誓旦旦。

這一番,皇上便也無所懼了。

布局至今,皇上是不信,不信晉王如今在京城內還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能力,若真的有,那也是他寧齊給的。

後來一連三兩日,未上過朝。

晉王殿下更是連着幾日沒有出過府門,大家看着好像都是一副相安無事的狀态,可事實上似乎,排兵布陣的場面只有聰明人才看的出來。

這般的暗潮波動早已影響了京城幾千人,終有一日,街上所有兵卒盡數圍在了言府門前。只是戶部尚書閉門不出,場面便也就這樣一度的僵持下去了。

終于,一位将領疾風而來,他手握聖旨,一聲喝令,偌大的府門便被如此踏平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