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末年,群雄角逐,以秦國為首的七個大國競相發展,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國七雄。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韓兮月和張良的故事開始了。
公元前237年,早秋,韓國王宮裏傳來一陣響亮的啼哭,韓王安坐着步攆姍姍來遲的迎接他的王後和出生的孩子。
本該是喜慶的場面此時卻有些凝重,
韓王安問:“裏面情況怎麽樣了?”
宮人含着眼淚吞吞吐吐的說:“王後她…王後生了一位小公主…可是…嗚…”
韓王安有些惱怒的說:“什麽?!是個公主?快給我放下步攆!”
他氣沖沖的走進産房,晦氣都不怕了,産房內血腥味濃重,宮人跪了一地,韓王安這才意識到了不對,怒氣頓時削減了一半。
他捂着口鼻問:“這是怎麽回事?王後怎麽樣了?”
産婆戰戰兢兢的說:“王後她…生小公主時大出血,沒能熬過去。”
韓王安:“什麽!”
産婆一邊抹淚一邊說:“王後娘娘拼死誕下公主,讓我們務必保住孩子。”
韓王安:“荒唐!既然知道是女孩,自然要先考慮王後的安危!”
産房頓時鴉雀無聲,韓王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态,這些人平日裏當忠犬護主慣了,這樣只會犯了衆怒,若是告到了白将軍那裏,就很難收場了,當務之急是穩定人心。
韓王安換了副面孔,悲傷的坐到了床邊,看着王後的臉惋惜的說:“月姬,你安心的去吧……你為孤拼死誕下後人,孤身為你的夫君卻不能保住你,實在有愧啊。願你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他終是說不下去了,月姬比韓王安大八歲,他還是個公子的時候,為了奪得王位,只得倚靠德高望重的白将軍,為了地位穩固,不惜娶了白将軍的女兒月姬,這樣有了白家人和張家人的扶持,韓王安一路扶搖直上奪得王位。
月姬能文能武,待人真誠,有政治見地,還為他生下了大公子韓非,後來韓非身死秦國,韓王安不顧月姬的身體狀況,決定再要一個孩子。
卻沒想到,生下了個女兒,還害得月姬仙逝,韓王安心中升騰出了一絲愧疚感,不過馬上就煙消雲散了,現在的他更多地是慌亂。他不喜治國,全憑月姬在一旁扶持,現在沒了月姬,他一時之間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沉痛的氣氛中,六神無主的韓王安在大臣們的扶持下準備了月姬的葬禮,白将軍因喪女心痛,帶着家人告老還鄉去了。
那天,整個韓國王宮裏充滿着肅穆之氣,王後的死無疑給衆人帶來深深不安。
所有人都知道韓王安并不是一個懂得治國的人,以前在月姬的輔佐下雖不能算是明君,倒也不是昏君,如今王後撒手人寰,不知道這韓王宮會變成什麽樣子,這韓國又會有怎樣的命運。
現在秦國擴張疆土躍躍欲試,本來就不算強大的韓國又該如何?在這山雨欲來的情境下,臣民都大受打擊。
在王宮裏的韓王安可絲毫沒有感覺到危機,甚至想讓人來歌舞宴罷一番,他已經從剛開始的六神無主到現在的渾身舒爽,全靠了這剛上任的韓國将軍姬無夜。原來白将軍乞骸骨以後,姬無夜從副将變成了将軍,一上任就為韓王安解決了幾個頭疼的問題,姬無夜溜須拍馬,投其所好的功夫一流,種種表現讓韓王安馬上找到了主心骨,對這将軍是信任有加。
這些年白家和張家總是以帝師的身份自居,處處約束,現在白将軍一走,朝堂半個天下塌了,張家也不敢像以前一樣管束他,作為韓王,他現在終于能揚眉吐氣了。
正當韓王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飄飄然的時候,殿外的宮人通傳:“禦史大夫參見”
韓王安擺擺手讓人進來,
禦史大夫悲傷道:“大王,現下王後娘娘下葬之日在即,請您賜予王後谥號,賜予小公主名字與封號,一并昭告天下。”
韓王安:“賜月姬谥號——賢仁銘德王後,按照王室的最高禮儀入葬,葬于王陵,佑我韓國千秋萬載,繁榮昌盛。”
禦史大夫:“那小公主呢?”
韓王安随意道:“名字就叫兮月好了。”
禦史大夫問道:不知大王說的是哪個兮?是白露未晞之晞,是清溪之溪?還是曦微之曦?抑或是晨熙之熙?
韓王安都否決了,他在酒桌上随意寫了一個字,禦史大夫看後面露難色,這兮竟然是個嗟嘆之詞,。
禦史大夫張嘴想要說話,韓王安就阻止了,他清楚禦史大夫的意圖,也更加不會讓他們指指點點。
韓王安:“此女雖然是月姬生的,可她降生之日也是月姬的祭日,孤留這孤煞一命,是念在夫妻情深,現在賜名也屬父女情誼已盡,今後将這孤煞送到我成為王以前住的府邸,不再相見。”
禦史大夫老淚縱橫:“大王!這可是您和王後的親生女兒!如此苛待恐怕讓人心寒!”
韓王安不悅的說:“當日此女降生,國師便算了一卦,得出她一生庸庸碌碌,毫無作為,命格孤寡,這樣的孩子不配為我韓王安的女兒,所以此事不要再提,請禦史大夫回去吧。”
禦史大夫見此事已經不可轉圜,只能顫抖着手在竹牍上刻了兮月二字,随後佝偻着身子退下了。
丞相張平聽說了這件事,不由分說,穿了朝服就要去找死谏,幸虧張夫人攔住了他。
張夫人:“老爺,萬萬不可呀,現在大王聽信姬無夜的讒言,對張家早就虎視眈眈,你這一去就是在落人話柄了。”
張丞相:“堂堂王後的女兒,白将軍的孫女,就這樣随便賜一個名字扔到公子府,成何體統!!”
一旁的丞相大女兒柔姬說:“父親,現在朝堂上風起雲湧,奸臣當道,為了韓國的社稷,也為了列祖列宗,我們只得忍耐。”
張夫人:“唉!就是可憐了小公主才呱呱墜地,就送去無人打理的公子府,這不是要她的命嗎?”
張丞相:“你們女人精細,準備一些照顧孩子的物品,帶個奶娘去,公子府裏有一個下人魚姑,還有公子韓若眠,應該能照顧好小公主。”
張夫人:“差點忘了,若眠這苦命的孩子也在那裏,柔兒你随我去準備些東西,偷偷去一趟罷。”
張丞相:“先暫時這樣,等他們把公子府的事忘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再多幫扶一些。”
月姬下葬當天,路旁秋風蕭瑟,連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都在寒風的席卷下,落了下來。
一大早天蒙蒙亮,王城外就站滿了送行的百姓,他們都穿着黑色的喪服,長跪不起。
所有人惋惜不已,因為有她的幫助韓王安才成為了一個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可惜天公不作美,讓這樣一位的女性香消玉殒。
韓都有一女,嫁作帝王妻。輔佐君王誓,仙名揚百年。
在這之後,韓國的子子孫孫都記住了這個故事,多年以後老一輩活下來的韓國人還能說出這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話。
百姓心中女神已逝,這成為所有人心中的一個結,而正因為這個結,最後變成了她的女兒-兮月公主這一生都要背負的東西。
可惜的是,韓王安對這個孩子只字不提,除了一些王公大臣知道兮月公主被扔在了韓王安未成為韓王前的公子府裏,其他人一概不知。
時光荏苒,一轉眼三年過去了,三歲的兮月公主在奶娘和仆人期待和精心呵護下快樂的生活着,就算在破敗的公子府裏她也能長的胖嘟嘟的,像個粉雕玉琢的玉娃娃。
公子韓若眠看着這個可愛的妹妹,心都化了。
想當年韓若眠第一次見兮月公主,兮月公主還是個眼睛都有睜不開的可憐的小東西,而韓若眠穿着滿是木屑的衣服,偷偷的躲着看宮人把孩子遞給魚姑。
雖然張丞相家會定期送來生活的物品,但是魚姑粗心嘴饞,根本照顧不好兮月公主,韓若眠只好放下自己的刻刀,親自照顧他這個妹妹了。
現在兮月公主已經不會把木頭含在嘴裏了,倒是變得乖巧有樣學樣的跟着韓若眠雕刻,只不過她用的是木頭刀。就在這簸箕大的天空裏,兮月公主總是纏着她的若眠哥哥雕刻一些她沒見過的東西,什麽士兵啊,紅鬃烈馬啊,雄鷹,怪魚,等等的,都被她放在床頭,跟寶貝似的。
他們在破敗院子裏的陽光下,歡樂灑脫,但巍峨宮牆裏的太陽就沒那麽暖和了。
韓國正殿,韓王安氣憤的将竹簡丢落在地上,一旁的宮人們立即吓得魂飛魄散,急忙跪下,生怕一個不小心便丢了小命。
韓王安對跪着的宮人大罵:“大膽!一個個的要麽怕死,要麽急着送命!”宮人們頓時哀嚎一片一邊磕頭一邊大聲求饒:“大王息怒,奴才不敢了!奴才知罪!”
韓王安煩躁的甩甩袖子說:“滾!”
宮人們個個如蒙特赦急急忙忙的退了出去,生怕再受牽連。
韓王安坐在椅子上氣憤的想:這麽多年了竟敢還有人把月姬搬出來威脅我,讓我不能立妃,哼!自不量力!
這三年韓王安不立妃的确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可是這并非他的本意,他對月姬只有愧疚,這不關乎愛情,對于韓王安來說,愛,是他這輩子也不會給月姬的感情。
可是現在他按捺不住了,随着他過了而立之年,他的國家繁榮昌盛,四海之內百姓安居樂業,他突然覺得做帝王不能一味地辛苦,像姬無夜說的那樣帝王本來就該享樂,畢竟他才是這天下的主人。
韓王安這樣想着,心情也好多了,于是他命人将這次選拔的美人畫像呈上來。這次即将入宮的美人有兩位,一位是韓國大将軍的妹妹姬婉,一位是韓國張丞相家的大女兒柔姬。韓王安将畫像拿來細細的看着,一想到這兩位尤物即将成為他的女人,他心中不免的升起一股滿足感。
她們兩人雖然沒有月姬那般傾國傾城,卻也算天生尤物,這勾起了韓王安無限征服欲,讓他為之心動。
立妃的儀式很快就舉行了,歌舞升平的王城內,王座之下站着兩位美人。一個是千嬌百媚的姬婉,她的哥哥姬無夜,現在已經掌握着韓國大部分的兵權,如日中天。不過姬婉本身也是厲害角色,她以跳豔舞名動四方,是貴族們追捧的對象,一雙剪剪秋瞳,只是一眼就将韓王安的魂勾了去。
另一個是柔姬,相比起姬婉,柔姬就不那麽耀眼了,她如她的名字一般溫婉賢淑。她是張丞相的女兒,她本來是不情願的,但是為了家族能與姬無夜抗衡,她不得不舍棄了自我,來這個黑暗的王宮。
她們兩人進宮的目的很明确,朝堂之上姬無夜與丞相一黨勢不兩立,所以為了自身利益把兩位美人送進宮來,韓王安寵愛誰,那麽哪個人就地位高,可以說這是一場殘酷的鬥争,夜還長,一切才剛剛開始。
張府離王城很近,張丞相惆悵的看着窗外,他不得已把女兒送去王宮,雖然出門時女兒含淚說沒關系,可他知道女兒心裏苦,可是誰心裏不苦呢?姬無夜此人陽奉陰違,其心可誅,若是一直放任,以後一定是韓國的禍患。不如積蓄力量,給這個佞臣致命一擊。
啪嗒啪嗒一陣腳步聲,張秀跑了進來大嗓門把房頂都震塌了:“爹爹!我把今日的課業完成了,聽他們說王城熱鬧極了,我要出去玩!”
張丞相:“胡鬧,你的武藝練了嗎?你就想着出去玩!”
張秀:“憑什麽哥哥不用去練!我就要去練!”
張丞相大怒:“讓你練是為你好,兔崽子你還敢頂嘴!”
張秀看老爹又要打人,不由地抱頭跑出去,出門的時候還撞到了張良,這讓他更慌了,腳底生風跑得也更快了。
張良在門口行過禮才緩緩的走進門說:“父親,今日的課業已完成,請過目。”
張丞相看了張良工工整整的課業,這才消了火:“良兒,做的不錯,往後也不可懈怠。”
張良:“孩兒知道,父親,我……我能否也去演武場訓練。”
所有人都知道張良出生于大雪天,從娘胎裏就帶着弱症,身體羸弱,全靠藥養着。張丞相心中惋惜,他的二兒子什麽都優秀,又懂事,比大人的心智還成熟,就是身子骨不好,而小兒子身體好,卻不愛努力。
張丞相心疼的說:“這幾天風大,你暫且在房間裏學習,等過幾日身體好些了,再去也不遲。”
張良捏着竹簡點點頭,出門還不忘把門關上,禮數周全,滴水不漏。
張丞相若有所思的看着張良出去的背影,心裏把兮月公主學習的事情敲定了。現在韓王安沉迷女色,只顧玩樂,前幾日還要大興土木蓋一個帝落臺來飲酒享樂,韓王安覺得這名字霸氣,代表着這臺子是專門接待三皇五帝的,讓他們保佑韓國千秋萬載。
忠臣們勸了又勸,終究還是不能讓韓王安打消這個念頭,張丞相痛心疾首,卻沒有辦法。硬生生病了一場,在家休養了幾日,今天的宴會也沒去。
過了幾天,張丞相和張良商量了兮月公主學習禮法的事,以張良現在的實力,教兮月公主還是可行的。
一大早張良喝了藥,小厮把他送到了公子府後門,裏面魚姑開了門,看到是丞相府的小公子,像個奶娃娃似的,為了增加好感,魚姑笑嘻嘻的迎接他,魚姑:“張公子您來了,是不是丞相大人讓您來接我們回宮了。”
張良拱手:“不是,我只是來教兮月公主讀書寫字,其他一概不知。”
魚姑撇撇嘴:“這樣啊,那張公子就自便吧,兮月公主就在前廳。”
張良走進前廳,只有韓若眠在裏面雕刻東西,張良走過去作揖:“若眠公子,許久不見,今天打擾了,你可知道兮月公主在哪?”
韓若眠擡頭溫潤的眸子裏多了些歡喜:“小良,好久不見,我還以為你是來找我的呢。”
張良:“我奉家父之命來教兮月公主學習禮法,請問兮月公主呢?”
韓若眠有心逗他:“叫哥哥,我就告訴你。”
張良:“若眠哥哥。”
韓若眠:“這才對嘛,來哥哥給你吃糖。”
張良:“謝謝,但是母親說吃糖不好。”
韓若眠:“好吧,不過你這孩子才八歲,怎麽那麽老成,而兮月那麽活潑好動,你怕是招架不住她。”
張良:“這,,我盡力而為。”
韓若眠:“她這會兒不知道在哪裏玩,她最喜歡在花園裏捉蟲看花,你去找吧,我的神女飛花還沒有雕刻完,就不招呼你了。”
張良作揖告辭,在公子府裏兜兜轉轉,走到荒涼的花園的時候不經意間看到了路上掉了一只可愛的虎頭鞋,他彎腰撿起,恍然間聽到了頭頂有小孩的哭泣聲。
他循聲擡頭,入眼的就是一只白嫩的腳丫,這就是兮月公主嗎,張良這樣想。
他問:“兮月公主怎麽了?怎麽爬到樹上去了?你不要怕,莫哭。”
兮月公主只是嗚嗚嗚的哭着,并不理會張良,只見她抱着樹幹,洗得發白的裙子破了,上面有些許血跡。
張良看兮月公主這個樣子,心裏急的不得了,叫人幫忙都顧不上了,
“兮月公主別怕,你冷靜想想是怎麽爬上去的,你就怎麽下來。”
奈何兮月公主怕的要死,根本聽不到張良說話。其實這棵樹根本不高,若是韓若眠在,舉手就可以把兮月公主抱下來。
張良想了想對兮月公主說:“公主,你在上面好好待着,我去找若眠公子。”
兮月公主:“不要去!嗚嗚嗚,哥哥知道一定會生氣的。”
張良:“可是…”
兮月公主:“不要!”
張良看了看樹的高度,伸出了手:“那兮月公主你跳下來,我接着你。”
兮月公主這下就不猶豫了,莽漢性格暴露無遺,手一松就跳了下來。
張良以為兮月公主會害怕,沒想到“噌”得跳了下來,張良硬生生接住,摔了個結實。兮月公主倒好,有個人形肉墊,可張良卻慘了,摔了個眼冒金星,兮月公主坐在張良身上,眼睛盯着張良,像是沒見過稀奇玩意兒一樣。
兮月公主:“你是誰呀?”
張良被壓得臉漲成豬肝色艱難吐露:“草民張良,奉丞相之命來教公主讀書寫字。”
兮月公主:“草民張良你好,我叫兮月。”
張良:“……”“兮月公主可否先起來,我們慢慢談。”
兮月公主皺着眉想起了什麽,睫毛撲閃撲閃的像羽毛,登時又掉了金豆子:“我腿疼。”
張良知道一定是兮月公主磕了碰了,他自己也是個孩子不知道怎麽去安慰別人,想起姐姐在張秀又哭又鬧時會摸摸他的頭。
張良艱難挪動身體坐起,擡手摸了摸兮月公主的頭,拿出手帕擦幹她的眼淚說:“公主別哭,痛……痛痛飛走。”這話說的磕磕巴巴,張良還是第一次這麽跟人說話,面上穩重,可耳朵卻紅了。
兮月公主聽摸着她頭小哥哥聲音稚氣卻溫潤,再次擡頭看張良,只覺得眼前的小哥哥模樣好看極了,比若眠哥哥講的故事裏的天神還好看。
韓若眠要是聽見兮月公主心裏這些話,恐怕要嘆息女大不中留了。
張良:“兮月公主快讓我看看你的傷。”
兮月姐姐雖然有韓若眠照顧,但鮮少有人會關切她,她癟着嘴眼淚掉得更兇了:“我疼,嗚嗚嗚,好疼。”
張良拉開兮月公主的手,只見她手也破皮了,膝蓋也破皮了,從小到大都是別人照顧的相府小公子慌了神。
張良擔憂的說:“我背你去找若眠公子,你莫哭。”兮月公主也怕事情鬧大,不得不妥協去找韓若眠處理。
張良彎身背起兮月公主,差點一踉跄,八歲的小孩背三歲的小孩還是很吃力的,況且張良還病着。
兮月公主剛被背起來就疼哭了,她感覺渾身火辣辣的疼,張良聽她哭的更兇,安慰道:“乖,不哭了,你要是疼你就咬我。”
兮月公主也沒客氣,一口就咬在張良肩膀上,張良被這種本能危機感弄得汗毛直立,兮月公主終究是個溫柔的孩子,她沒出力咬,也沒松口,就這樣張良背着兮月公主一路回去找韓若眠。
張良是天快黑的時候回的家,張夫人馬上過來噓寒問暖,看看他有沒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張良搖搖頭吃了比平時多的飯菜,臉色也紅潤許多,張夫人這才放心下來。
張良其實痛的要死,可是又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麽鮮活的生活過。想起背着兮月公主走到韓若眠跟前時,吓得他刻刀都掉了,抱着兮月公主檢查一番,發現只是破了點皮,沒什麽大礙才放心下來。不多時兮月公主哭累了,就睡着了,張良看着可愛的小團團,連今天來的任務都忘記了。
天色漸晚,張良只得和韓若眠告辭,只能明天來了。他離開的時候,兮月公主拉着他的袖子揉着眼睛叫他明天來玩兒,張良禮貌答應,他想兮月公主也是開心見到他的。
夜風清爽,吹着樹葉沙沙作響,張良有些興奮,輾轉難眠了許久才沉沉睡去,而我們的兮月公主早就呼呼大睡,不知天上人間了。
——————–
作者有話要說:
非常感謝你點進了這本小說。很高興認識你,感謝你的閱讀,這是我前進的動力。以下是我想對各位看官說的話: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也是想了很久才想重新來寫這個故事。原先定名字是《卿情秦卿》意思是:卿之情使秦傾。可惜有點繞口,就放棄了。
這個故事從初中就開始在腦子裏架構,初稿寫過在作文本上,高中申請賬號寫文,到了大學覺得文筆太爛又放棄了,現在工作了,總覺得放不下這些熱愛的東西,所以又拾起了以前的文,繼續寫下去,把我的一腔熱血揮灑出去。
因為是古言類的小說,加上有歷史劇情,有的不嚴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我也會盡我的努力,把最好的文呈現給大家。
還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本文是基于歷史去創作,人物,地點,事件,有很多和歷史相同,我也不太好定義,但這絕不是抄襲,本文和歷史記載的關系就好比《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西游記》和《大唐西域記》的關系。
我最痛恨抄襲,也痛恨別人逮着相似的就說抄襲,若是喜歡,我很榮幸你能願意看這個故事,若是不喜歡,請馬上退出去,可能這個話很嚴肅,但我真誠的希望,四方皆是朋友,有人提點也未嘗不可,但是不接受惡語相向。
衆生皆有向往,我亦向往奇跡。
我叫鋤月庸人,很高興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