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為亂世謀 — 第 58 章 大秦已落敗

秦國王宮,嬴政迷醉的坐在大殿之上,看着下面畏畏縮縮的大臣們嗤笑了一聲說:“你們就這樣怕朕?”

膽小的大臣吓得瑟縮了一下,只有扶蘇,胡亥,李斯和蒙恬處變不驚的屹立在大殿裏,而站在嬴政旁邊的趙高則是眯着眼睛笑的一臉高深莫測。

嬴政:“盧生那邊有消息了嗎?”

大臣:“盧生大人他……已經返程了,只不過……。”

嬴政:“只不過什麽?”

大臣不敢多言但又怕嬴政降罪,只好硬着頭皮說:“只不過…無功而返。”

嬴政聽到這個消息,頓時黑了臉,說話的大臣慌忙跪下求開恩,嬴政擺擺手說:“既然長生不老藥找不到,那就繼續找,我倒要看看這個天是不是朕的對手!”

大殿裏大臣們高呼“陛下萬壽無疆!”嬴政:“沒事就退朝吧。”衆人松了一口氣,這樣的低氣壓讓他們飽受摧殘,蒙恬:“臣有話說。”

衆人覺得心又開始懸了起來。嬴政點點頭,蒙恬:“臣以為求仙問藥這事勞民傷財,況且現在匈奴進犯,望陛下三思。”

李斯站了出來說:“臣以為,一個國家的強大當然是帝王的萬壽無疆,他們的帝王就是他們的天,天常在,百姓也感到日月同輝。”

嬴政黑下去的臉色也好了些,他轉着杯子沉默不語,一時朝堂上人人都不敢大聲喘氣,生怕被遷怒,嬴政:“蒙恬将軍有心,擊退匈奴的事就由你來了,給你精兵十萬,若是不能平定匈奴你就不用回來了。”

蒙恬拳頭捏的死緊,末了只能抱拳領命。扶蘇看不下去了:“臣有事啓奏!”

嬴政看都不看他一眼說:“若是你要給蒙恬求情,那你就跟他一起去,如果你不是我的兒子,我的懲罰就不單單是不讓你上朝了。”

扶蘇:“兒臣願随蒙恬将軍北擊匈奴,只求父王把另一半虎符賜予兒臣。”

嬴政站起來拂了拂袖子說:“此行輕松,何來要虎符之說,退朝!”

胡亥笑眯眯對扶蘇說:“大哥還是不要再惹怒父王了,不然又要十天半個月不讓你上朝了。”

扶蘇看着快和自己差不多高的胡亥冷哼了一聲,甩袖離開了。

扶蘇對自己的父王和弟弟越來越灰心,他所認為的王宮發生的事,父王的改變完全是因為兮月公主造成的,連他最小的弟弟也執迷不悟,即使兮月公主失蹤那麽多年,不管是父王還是弟弟都在調動大批兵力找她,父王甚至令方士尋找長生不老,荒謬至極。

公元前215年,蒙恬和扶蘇揮師北上,同匈奴進行了激烈的戰鬥,雙方勢均力敵,戰事緊張。因為冬天快到了,草原上野草枯萎,匈奴屬于游牧民族,他們的牛羊吃不到草,只能侵犯邊境,給邊境人民帶來了無盡的戰火。

戰報就這樣一份份傳到了嬴政的手上,他知道在戰場上的人是他的兒子他的臣子,這兩個人忠心耿耿,卻不能理解他的思想,雖然生氣,但是嬴政不希望他們遭遇不測。

同年,嬴政把大部分兵力都調到北方為扶蘇蒙恬助力,而把尋找兮月公主的事先放了放。

公元前214年,大部分匈奴已經被擊退出邊境,蒙恬改變戰略,以守為攻,但他們都知道這樣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一旦冬天到來,匈奴一定會再次進犯。嬴政站在甘泉宮裏,看着韓非的畫像,輕輕呢喃:“非,假若是你,你會怎麽做?”

“哐當”一只老鼠在四處逃竄的時候撞掉了一卷竹簡後便逃的不見蹤影,嬴政有些生氣的撿起竹簡,自從他的小王後離開以後,他就沒有經常叫人來打掃了,沒想到才短短幾天老鼠就成群結隊的出現了,看來明天要吩咐人來打掃了。

嬴政打開竹簡,裏面記載的是燕國和趙國的防禦工事,為了防止匈奴和胡人進犯,他們修築了城牆和烽火臺,很好的阻止了匈奴和胡人進犯,嬴政心中大喜:“非,你果然是我的知心人啊,這個方法好。”

隔天嬴政一道聖旨傳下去,蒙恬開始了繁忙的修築工事,為了讓工期在嬴政預定的時間內完成,軍營裏開始大肆征用壯丁,大多數普通老百姓被抓去修築長城,生死不明的居多,一時之間百姓苦不堪言。

修築長城,工程浩大,毒辣的太陽底下,幾十萬勞苦百姓在揮汗如雨,稍稍懈怠就要被鞭子抽打。從石塊的運送到泥沙的使用再到他們的吃食,上級能克扣和剝削的全部克扣的連渣都不剩。

随着長城的高度不斷增高,工人的勞動強度也越來越大,死傷的人越來越多,夏天炎熱不僅傷口難愈合,屍體也腐爛的很快,太多的屍體處理不過來,他們就把屍體扔到長城底下,就這樣和着老百姓血肉和白骨長城在一年時間內就修好了。

長城的修築,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匈奴和胡人的進犯,再加上精兵的把守,邊境終于停止了戰火,可是被征用的老百姓,又有幾個回家了呢?

遠在鹹陽宮的嬴政一心求長生不老,一個盧生不夠,他又召來其他方士,每日煉丹,嬴政天天沉醉于吃丹藥,漸漸開始更加暴躁,醉心于長生不老而罷免了朝政。

随着時間的推移,嬴政身體越來越差,脾氣也越來越暴躁,盧生和其他術士知道已經瞞不住了,這世上哪有什麽長生不老藥,他們也只是想騙錢而已,不過伴君如伴虎,嬴政脾氣愈發不好,他們愈發的感覺自己人頭不保。

思前想後,盧生想到了徐福的前車之鑒,當機立斷向嬴政請求外出尋藥,嬴政想了想便同意了。

嬴政躺在榻上,精神似乎不錯,一旁的趙高說:“陛下,盧生大人為您尋藥真是不辭辛苦,今夜就出發了。”

嬴政瞳孔縮了縮:“今夜?出發了多久。?有多少人”

趙高:“剛剛走了,恐怕有四五百人。”

嬴政:“快馬加鞭下令不許開城門,全部給我截回來!”

不出嬴政所料,盧生哪裏是去尋藥,分明是要逃跑,被抓回來時還鎮定自若說嬴政多心了,嬴政哪裏肯相信,經過三天三夜的審訊,有術士扛不住就招了,嬴政在鹹陽城郊坑殺了這四百六十多名術士。又重新招募了方士,繼續煉丹求長生。

扶蘇和蒙恬作為功臣回到了鹹陽,嬴政在甘泉宮為他們接風洗塵,去除一下血腥。

人聲鼎沸,舞步蹁跹,觥籌交錯,多少人各懷鬼胎的相互奉承。雖說是蒙恬和扶蘇的慶功宴,可兩位主角是無人問津的,倒是趙高李斯胡亥被圍的團團轉,席間扶蘇以舟車勞頓的理由下去休息了。

酒意正酣,有人舉杯為嬴政說賀詞:“陛下英明,萬壽無疆!此次擊敗了匈奴,兵力回歸,一定可以找到王後娘娘。”

其他人應和的喊了兩句,這時博士淳于越站了起來,他臉色漲成豬肝色,不知是不是醉了,腳步竟然有些趔趄,淳于越:“陛下,臣以為美色誤國,王後娘娘丢失多年,又怎會找到?”

旁邊的人看着嬴政的臉色不對,紛紛勸阻淳于越,讀書人當然頑固不聽勸告,不看眼色。

嬴政:“讓他繼續說。”

淳于越:“況且,周天子一直沿襲分封制,做到了家國天下一體,現在陛下改成了郡縣制,豈不是違反規律?先師孔孟也常說仁義治國,現在陛下勞民傷財只為尋找一個女人,豈不是荒謬!”

淳于越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少人贊同的點了點頭,只不過沒人敢站出來支持。

嬴政額上青筋暴起,李斯看着嬴政要暴走的樣子,心知如果沒人來救場的話,今天在座的人都要受牽連。

李斯:“陛下息怒,臣以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分封制下權力分散,只有郡縣制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百姓直屬于陛下管理,這才是真正的權力集中。陛下是天人,又怎能和別人共享國土,豈不更荒謬!”

淳于越:“胡說!大秦乃是禮儀之邦,這些制服和規矩都是古人訂下的,孔孟之道才是教化百姓的根本,集權再多,也只是為了奴役百姓,簡直昏庸無道!”

衆人大驚失色,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是要被殺頭的,

嬴政怒極反笑:“哈哈哈,說得好!好一個孔孟之道,好一個周天子,分封制!好,很好!”

淳于越喝得不多,但他要把他想的一切和盤托出,嬴政揮揮手說:“淳博士有如此想法甚是好,如此有骨氣的人,不用來滋養鹹陽宮梅花樹真是可惜了,來人帶淳博士下去,最好是活着埋了。”

淳于越以為自己聽錯了,他噗通一聲跪了下去,忽然大笑起來:“哈哈哈,昏君,昏君啊!忠言逆耳你不聽!”

嬴政皺着眉:“順便誅九族吧。”

和淳于越共事的其他儒生跟淳于越有着同樣的理想抱負,只苦于沒有機會說出來,現在淳于越身先士卒的鼓舞了他們,很多儒生紛紛站起來為淳于越求情,都被嬴政無情的駁回了,一場宴席就這樣敗興而歸。

淳于越是儒生中的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不僅被活埋還被誅九族,知道他的人都憤憤不平,而儒生能做的就是一起聯名上書,祈求嬴政給淳于越一個公道。

嬴政每天看着送進來的大大小小的聯名上書,都是用儒家思想來勸說他,讓他煩不勝煩。儒生耿直,抨擊嬴政的話從不吝惜,嬴政大發雷霆,下令将天下儒學之書焚燒殆盡。

嬴政崇尚法家,治國理政自然是法家思想最重要,儒學只是為了迎合舊貴族的思想,什麽條條框框的限制讓人心煩,嬴政自己就是法律,又何必留下這些糟粕思想,他下令:“凡是儒學思想的書都要燒掉,只留下醫藥農書,儒生從此沒有半點地位,私藏儒學書籍的人都格殺勿論,凡是反抗的人都殺無赦。”

聖旨一下,天下嘩然,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大臣們更是戰戰兢兢的上朝,生怕出錯被殺死。

公元前212年,嬴政聽信方士的讒言,命令扶蘇和蒙恬修葺阿房宮,動辄幾十萬百姓修建,為了讓阿房宮更神秘,嬴政命令工匠把宮殿房間布局設計的神秘莫測,長廊迷幻如迷宮一般,檐牙高啄,河水從房子中間穿過,瀑布從房子裏流出,虹橋錯落,宛如人間仙境。

大興土木,焚書坑術,百姓苦不堪言卻無法反抗,嬴政越發暴虐,服用丹藥的身體越來越弱,他卻沒有發現,只是沉醉于長生不老,未曾發現他的大秦帝國因為百姓的憤怒已經開始分崩離析。

——————–

作者有話要說:

您的好友兮月正在加載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