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郎年最少 — 第 36 章 入春帖

入春帖

吳虞是好大力氣壓着才沒笑出聲來,卻擡手捂住她眼睛,低聲哄道:“不怕,睡吧,明日我讓人去程宅告假。”

十八娘拽着袖口把他手扒拉開,淚光揉了一臉,委屈巴巴看着他:“告什麽假,後日我去了給人看出來沒病怎麽辦…”

“好,那說我病了。”

她可實在困極了,想了想再哭下去更沒時候睡了,便乖乖點了點頭,又把他的手拉回來蓋在眼睛上。

吳虞心軟死了,俯身在她枕頭邊又按着她臉頰啃了兩口,快把她惹急了才撒手,又等她睡着了才推門出去。

可到了該起的時辰,她還是又醒了。雖說耽誤一日半日也不算要緊,可是昏君才會因為美人兒不早朝呢,這實在不是好人幹的事吶。

趴在枕頭上狠狠掙紮一番,她終于下定決心還是得起來。然她才一顧湧,吳虞便一把将她按回懷裏,拍了拍哄她:“不怕,你睡時我已與人交代好了。”

果然罷,禍水罷,引人堕落,但她不能自甘堕落。

可這麽直接說肯定不行,也沒聽說過纣王批評妲己的啊,她只好小聲道:“…我去如廁。”

吳虞這才睜開眼,瞧了瞧,先起來把外衣給她裹好了才放她走。

她見他回屏風後便又溜回屋來,小心拿了昨晚備好的衣裳首飾,正好阿滿和阿漻也起來幹活了,她進來她們的屋裏趕緊拾掇好了,抱着書趕忙往外走。

可走到一半她才想,不知自己為什麽要偷偷摸摸,現在又不是去偷情,昨…也不是偷情。

陳嬢嬢瞧見她便問:“吳郎君不是說他有要緊事今日不去程家,怎麽又要出門?”

她只得搖搖頭:“又無事了,今日的課要緊,我還是得去。”

陳嬢嬢便拿着帕子擦了擦手,道:“去也得吃了飯再去,遲些許也不礙。”

她急匆匆提着裙子上車:“我去街上買糕吃。”

還好到時并沒遲,進廳中昙果還沒來,程夫人與缤娘倒坐在這議事,一見她便笑:“明微來了,再多休幾日也使得。”

十八娘有點心虛,趕忙端着一本正經的架勢搖搖頭。

缤娘也瞧過來:“可與你那小郎君許久不見了?”

她臉更紅了,缤娘和程九夫人都越笑起來,還好她的救兵昙果來了,程九夫人這才道:“不耽誤你們用功了,明微教完了早些回去也不妨的。”

昙果交上了這幾日的字,瞧得出來十分用心,她一字字将妙處與誤處耐心與昙果講解,又與她示範抄了兩篇新詩,盯着她寫了一遍,午後陪她一起上了先生的經史課。

然上完課她正收拾書紙,那邊老夫人卻派了人來道:“老夫人院裏的栀子今日全開了,大為歡喜,設下夜宴請小娘子們都來賞花,還特囑咐說請明微一定來,書幾幅彩幡挂在園中。”

人家越客氣越是推脫不得的,十八娘便應下同昙果一道來了。

有句俗話叫老小孩,小小孩,年紀大的也和小孩似的喜歡人都繞着自己,哄着自己,程老夫人自是有這福氣的。

十八娘小時候和祖父長大,最曉得老人家的脾性,同昙果一進院,便見老夫人坐在園中,身邊兒媳孫女圍了一圈侍奉着。

她與昙果便一前一後上前問安行禮,老夫人笑着把昙果抱到懷裏,打趣道:“近日與王先生學得如何了?”

昙果捧了捧小臉兒,有些小得意:“比原先更好了些呢。”

衆人聽了都是笑起來,老夫人也是稀罕得,又在昙果身上拍了拍道:“去與你的小先生一起寫幾個字來,讓祖母瞧瞧多好。”

眼見那邊已布好了墨案,案上除了筆墨還有各色彩幡綢布。

老夫人道:“明微不妨多寫些,寫得好有賞。”

韓氏笑了笑在邊上應承:“明微本就字好,老夫人這話可不就明擺着要賞的。”

老夫人給逗得又是笑,雖這話韓氏主要還是逗老夫人,十八娘也領情還了禮,便撫袖拿筆來。

人家讓寫也不是為了讓她來施展才華出風頭,所以也不必絞盡腦汁想,便只寫了些添福添壽又應春景的吉利詞,用了敦厚的隸書。

隸書不算她的最長項,但也是紮紮實實練從沒停過,又兼來洛陽後也找了人提點,是比來洛陽前好上兩成。如今不敢說有一無二,卻也敢說是有些看頭了。雖是彩墨,出來也沒有半分輕浮。

書了十來張,侍人便拿去給老夫人瞧,老夫人接過來瞧了瞧,倒認真評道:“嗯,竟比上一年更好了,難得你年紀小倒肯一直下功夫。”

說着擡手讓人把自己桌上的糕餅遞了過來給十八娘,與身邊人吩咐:“日前裁過屏風那兩匹進貢來的蜀錦,待十八娘走了給她帶上,裁件衣裳穿。”

她擡手道了謝下來,裕娘看了她一眼,笑道:“十八娘甚得老夫人歡心,我們寫可什麽都沒得呢。”

像這樣大事不敢幹,閑得還說酸話的,十八娘也懶得理,可真不理,裕娘又偏湊上來,沒事人一樣和十八娘說話:“明微,近日臨什麽帖呢?”

她淡淡笑了笑:“清淨經,圖個清淨。”

裕娘竟還沒聽出來一般,帶着股莫名的得意問:“聽說你郎君回來了,他如今任什麽職?”

什麽心思都寫在臉上了,看來今天不炫耀完不會走,十八便順着她道:“籍籍無名之輩罷了。可憐我家裏有點底子自己字寫得好,可又如何,嫁不好全毀了。不像裕娘,眼看着要做官夫人了,日後少不得還要做程家的掌家娘子呢,诰命加身榮耀萬千,我一想起來,都氣得半夜坐起來哭一個時辰。”

裕娘這回也終于聽出來了,卻話實實在在說在了她的心坎上,嬌嗔着走了。

挂了彩幡,園中的花都跟着更嬌嫩了些,老夫人便讓将宴席擺起來,樂人也在園中布置開來,一時好不熱鬧。

宴第一席已布好,十八娘跟着昙果身邊落座,樂聲也悠悠響起,只不似往日工整清麗,倒別有一番風味,座下人也都聽出不對來,侍人到老夫人身邊殷勤道:“老夫人,是子賢郎君知你好聽曲,特從靈州接來的曲班,請老夫人聽個新鮮。”

“怪到如此,是新鮮!”老夫人實在歡喜,“子賢是最乖巧孝順的。”

十八娘前面的案子是程佑安的正經女兒琯娘,和程家旁的小娘子們,琯娘道:“聽着不似宮樂,竟是雜曲班麽?他倒是敢。”

“不知哪個村裏拉來村樂罷,只我們老夫人喜歡,那便是雅了。”身邊有人跟着搭腔。

可能是因程佑安過于提着程子賢引了親女兒不滿?其實在家裏也和外頭沒什麽差別,父榮子貴,琯娘身邊的姊妹也都捧着她。十八娘也只是聽聽閑話,低頭啜了一口這楊梅酒,酒味淡梅味重,還放了碎冰,配上切得薄薄鲈魚脍,是春鮮盡至,妙極。

下一案是各色春菜餡兒的蒸點與羊羔肉。這羊羔肉還是蒸好了現擡上來,揭開鍋現分,切成薄片,入口軟爛如糜,為防上火,配了一碟白醋苦瓜。不過她是從來吃不得一點苦的,寧願上火也絕不吃苦瓜的。

幾巡宴罷天已晚了,老夫人卻還未盡興,被侍人好說歹說才肯去歇下,卻道:“明微不許走,明早陪我吃荠菜蒸餅,制好的屏上還缺寫字,到我屋裏寫來。”

十八娘也只能應了,回來路上卻聽見那曲班也在回轉,隐隐聽見他們答了幾句話,不知怎麽口音像在何處聽過似的。

她正想着,方老夫人身邊的韓氏卻過來說前頭在鋪磚,請她們換旁處走。

十八娘便道謝應下,和昙果一起換另一條路走,昙果兒屋裏的侍女也随一處,與十八娘說些閑話。

因這麽晚還出主宅的人不多,這條路上人就更少了,十八娘小心提着燈,卻沒見着昙果兒不知哪裏摸出一個彈弓來,也是難得九夫人和缤娘都沒在,便放開了膽子,啪一下往湖邊的樹上打去。

“啊,是誰?”

卻聽樹下的昏暗的臨水閣內傳出女子低聲驚呼。

沒想到這麽晚裏頭還有人,旁邊昙果小侍女也道:“這麽晚了怕不是來替主子尋物件的。”

十八娘便上前輕輕敲窗:“小娘子,實在抱歉吓了你,見你燈都暗了,可要勻些燈油給你麽?”

她滿是歉疚提起燈來,窗子吱呀一聲推開。

“什麽燈油。”

窗內的青年郎君擡手把窗支起來,不緊不慢系上散開的绛紅錦袍領口,發絲微亂,一臉春情。

十八娘默默把燈放下,匆匆擡手轉身就跑,卻聽見身後的罪魁禍首昙果道:“子賢阿兄,你在這做什麽?”

他就是程子賢?怪不得。

“是小昙果兒,我在此讀書。”沒想到他理衣走出來,蹲下撫了撫水裏十八娘的倒影,擡着眼問昙果:“這位小娘子是昙果什麽人?”

小侍女也看出不對勁兒來了,趕忙行禮:“子賢郎君,這是缤娘的家的親戚來玩的,方才擾了郎君,還請莫怪。”

十八娘轉身先走了一步去前頭等人,程子賢卻與身邊人道:“去查查,是什麽親戚。”

晚上回來昙果兒不睡非要和她鬧,十八娘哄了她幾句安靜下來,突然想起來囑咐她說:“以後遇見這些兄長遠遠打招呼就行了,若看到他們一人獨處身邊沒帶人,或只與某女子同行,便直接繞開去。”

昙果乖乖點頭終于睡了,她才想起方才聽見那女子的聲音似乎是那個靈州曲班的。靈州…吳虞好像是靈州人,不過他好像許久沒待在靈州,并沒聽過他說靈州話,倒是一口官話,只是偶爾帶一點音有些相似。

第二天起來又去老夫人那,除了一些慣常飲食還上了饋春盤,香椿芽,鮮韭菜,荠菜,餡兒的湯餅,俱是薄薄得皮兒,和着細細魚糜蝦糜,鮮得含不住呲溜一下滑到了肚子裏去。

這宴會到底沒白來,回去後她又緊着與昙果布置了後兩天要寫的字,這一轉眼便到了午後。

十八娘辭別正出來,見車側對着她,一只靴子踩在外面。

她便道:“伯伯,我出來了。”

車簾一下被拉開。

“呦,王先生還知道回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