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哥哥背你上鳳輿
李雲舒一見蕭靜薇面上揶揄的表情,就知道她準備說什麽。
她不想再尴尬一回,搶在蕭靜薇之前,先聲奪人。
“要麽別問,要問就去問你三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去問蕭靖玺,蕭靜薇肯定不敢。
李雲舒就料準了她不敢。
蕭靜薇的八卦臉瞬間垮了,洩氣道:“雲舒,你太不夠意思了。”
“哦。”
居然如此敷衍,蕭靜薇眼神更幽怨了。
李雲舒微微一笑,關心起她的事情。
“別說我了,說說你吧,太後今日為難你了?”
蕭靜薇嗤了一聲。
“她就是在三哥那裏受了氣,又拿三哥沒有辦法,才會想拿我出氣。”
“她想埋汰我,我可不是她聽話的乖乖女,才不會任由她拿捏。”
李雲舒問,“就因為皇上不允許太後身邊的嬷嬷來國公府嗎?”
蕭靜薇點頭,“應該是吧。”
“前兩日我去找三哥,不小心聽到他與太後的對話。”
“太後非要年嬷嬷和車嬷嬷來教你如何服侍他,三哥當即就發了脾氣。”
“當時殿中還有不少人伺候,三哥愣是半點面子都沒給太後留。”
殷太後才會那麽生氣。
“聽說宮妃進宮,身體要經過極為嚴格的層層檢查,很多人留牌子前先要在宮裏嬷嬷手上受一番折辱。”
“也不知道太後在想什麽,你都是皇後了。三哥怎麽可能會允許旁人那樣對待你。”
父皇在世時,殷太後能裝,蕭靜薇也沒感覺殷太後有多令人讨厭。
如今原形畢露,蕭靜薇對她是打從心裏厭惡了。
李雲舒從蕭靜薇口中得知這麽一件事,也頗為詫異。
原來,還有這麽一回事。
在宮裏,蕭靖玺也為她拂了太後臉面嗎?
李雲舒一直以為太後生氣的,只是那日慈寧宮的幾個嬷嬷,被安順擋在府門外。
如此說來,蕭靖玺早知太後讓那些教養嬷嬷過來做什麽。
就像蕭靜薇說的,他不願叫人那般對待她?
她還以為,蕭靖玺并不會知道這種事。
蕭靜薇還在說,“她這麽愛操心,還是留着操心端王吧。”
李雲舒瞬間想到劉雅芙。
誠然她與劉雅芙也不算熟,但還是覺得她配了端王,太可惜了。
–
翌日清晨,蕭靜薇帶着自己的護衛離開國公府。
她昨晚是騎馬出宮的,今日也準備騎馬回宮。
這個時辰街上人漸漸多了起來。
幾匹馬并行定會擾到百姓,蕭靜薇想了想,換了一條道。
這條道繞過城郊,人跡罕至。
蕭靜薇加快速度,護衛緊随其後。
行至半道,路過一幢宅子時,忽然聽到裏頭傳來一陣劇烈的打鬥聲。
郭懷朝另幾個護衛看了一眼,幾人立刻提高警覺。
不約而同打馬上前,将蕭靜薇護在中間。
“公主,屬下去看看。”
得了蕭靜薇應允,郭懷下了馬。
正要走進那幢宅子,裏頭的打鬥聲忽然消失了。
再然後宅門被人從裏面打開,随即幾人都聞到一陣刺鼻的血腥氣。
再看那庭院中,居然躺了幾十具屍體。
而開門的那人,渾身是血,他艱難地爬過門檻,直直朝他們這邊爬過來。
聲音低若蚊蠅,“救救我……”
郭懷已經拔了劍,正準備将那人斬殺,蕭靜薇忽然出聲喝止了他。
“郭懷——”
“先問問是什麽情況。”
“是。”
郭懷将劍重新放進腰間的劍鞘,蹲下身。
此時那人已經一頭栽到地上,一動不動。
郭懷伸手探他的鼻息。
蕭靜薇問,“他死了嗎?”
“還活着,但他氣息十分微弱,再不治恐怕會沒命。”
看他滿身的血,以及方才爬過之處留下的大片血跡,還能活着,已經是命大。
“公主,要管嗎?”
蕭靜薇想起他求活命之時看她的那一眼。
她看得出,他不想死。
蕭靜薇忽然想起了董貴妃。
母後走得太早。
臨終之前還在遺憾不能親眼看着她與哥哥完成終身大事。
母後也不想死。
“給他找個大夫,能不能活,看他的命。”
“是。”
郭懷留着處理,蕭靜薇幾人先行回宮。
直至戌時,郭懷才回到玉窈宮。
“怎麽樣,人還活着嗎?”
“他命大,大夫說再晚一點血就流幹了,屆時大羅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那就是還活着。
蕭靜薇又問:“他醒來之時可有說什麽?”
“屬下猜到公主會問,本想問問他,可那人好像是個啞巴。”
蕭靜薇也就是好奇。
啞巴就啞巴吧。
“過兩日你再去一趟,給他留下足夠療傷的銀錢。”
既然已經救了,總不能半途而廢。
然而等郭懷再次回到那間客棧之時,那人已經離開了。
連只言片語都沒有留下。
蕭靜薇也沒在意,她很快就将此事抛諸腦後。
–
随着封後大典越發臨近,張氏最近每晚都要來姝暖閣,一待就是一兩個時辰。
李雲舒一開始還擔心張氏會撞見蕭靖玺。
然而,不知道蕭靖玺是不是知道張氏這幾天都在這裏,總之最近他都沒有再突然出現在姝暖閣。
她心裏松了口氣。
封後大典前夕,張氏照常過來跟李雲舒說話,不一會兒,李老夫人也來了。
祖母與母親雖然什麽都沒說,但李雲舒看得出兩人心中的不舍與擔憂。
這種時候說什麽都沒用。
李雲舒挨個抱了抱兩人,只說了句讓她們放心。
思及李雲舒明日還要早起,李老夫人與張氏也沒有多待。
囑咐李雲舒早些歇下,便走了。
李雲舒簡單泡了個澡,準備上床休息。
就在這時,房門被輕輕扣了兩下。
瓊枝跟瓊葉已經很有經驗,她們以為是蕭靖玺。
打開門卻只看到了康萊。
康萊将一個梨花木匣子遞了進來。
“這是皇上給皇後娘娘的東西,勞煩兩位姑娘轉交。”
康萊走了,瓊枝将梨花木匣子拿進內室,交給李雲舒。
“你們也去休息吧。”
待瓊枝瓊葉一走,李雲舒抱着匣子上了床。
匣子裏頭放着兩個木雕。
那是一對穿着婚袍的新人。
仔細一瞧,眉眼像極了她與他。
木雕雕刻是細致活,何況要刻出兩個如此形似的人。
可想而知,他費了不少功夫,也用了心。
李雲舒勾了勾唇。
伸手往新郎的鼻子摁了一下,果然一張紙條就從新郎的肚子吐了出來。
就知道。
腹诽歸腹诽,李雲舒還是将匣子放置在一旁,将那張紙條展開。
“雲舒,明日朕等你。”
還記得不久前,她剛收到他一張紙條。
上頭寫了,”雲舒,考慮一下朕。”
當時只覺得那人頗為不要臉皮。
現在,心境不同了,感受也不同了。
心裏的欣喜騙不了自己。
李雲舒對着兩個小人又發了會兒呆,将它們重新放回匣子裏。
将匣子放置在枕頭旁,閉眼入睡。
–
興隆元年,七月初十。
禮部緊鑼密鼓準備了一個半月,終於到了封後大典這日。
當晨曦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姝暖閣的窗柩照在梳妝臺上,張氏也已經給李雲舒梳好了頭。
李雲舒起身抱了母親片刻,霞帔着身,鳳冠珠簾遮面,她被張氏扶着走出了房間。
“雲舒,哥哥背你上鳳輿。”
鳳冠下,李雲舒又驚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