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皇叔祖是“神棍” — 第 138 章

被水靖念叨的林如海一連打了三個噴嚏, 讓林黛玉緊張了好一陣兒。

林如海心說還是閨女兒回來了好, 幾個噴嚏都能惹來一連串的體貼關心, 前陣子他被榮寧二府氣的鼻子都歪了都沒人安慰幾句。因此對林黛玉說“兒行千裏爹擔憂”,雖然知道她跟着瑞親王不會有事, 但他還是忍不住擔心, 擔憂她有沒有受涼有沒有挨餓。

因是私自離家,林黛玉回來後心裏一直惴惴的。雖見林如海不僅沒有責備于她, 而且還各種噓寒問暖, 心裏反而更加不安愧疚起來, 對林如海自是比以前還要暖心。

父女倆話聊了會兒,林如海就問起林黛玉在金陵可有發生什麽有趣之事。林黛玉雖然心中有愧, 但也沒敢将所有事情全說出來, 怕林如海聽到她把人踹飛出去會吓暈過去,畢竟林如海還不知道她會武功的事情。

林黛玉也不是有意隐瞞林如海,而是一開始沒好意思說出來, 後來林如海又一直期望她成為大家淑女,名門淑女哪有舞刀弄槍的, 林黛玉就更不知道該如何說了。是以,林如海到現在還被蒙在骨子裏。

半真半假的謊話往往最容易取信于人, 林如海倒沒有懷疑林黛玉說了謊話, 只是在聽了甄英蓮和張金哥的事情後一陣後怕。

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的緣故,林如海最近想的比較多。此時就想到如果那時候他死了林黛玉被榮國府撫養的話, 即便沒有被磋磨死,估計也會淪為下一個甄英蓮或是張金哥。畢竟林黛玉的容貌和才情在那, 很難說不會有人心生愛慕。萬一真有權貴想納林黛玉為妾室,以賈母等人的性情,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攀附的機會。她們連親孫女都可以犧牲,更何況是外孫女。

又一次的,林如海慶幸自己還活着,能夠給女兒遮風擋雨,提供最有力的保護傘。

林黛玉見林如海臉色換來換去,不由擔心的喚了幾聲。林如海回過神來,拍了拍林黛玉的腦袋,“将那母女倆叫過來,讓爹給你掌掌眼。若是個好的,你想留下就留下吧,反正咱家也不介意多兩口飯吃。”

林黛玉笑道:“她們自然是好的。王爺都說英蓮是好姑娘,爹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

林如海其實心裏也清楚,水靖既然敢讓林黛玉把人帶回來,肯定就不會害了她。只是當爹娘的,心裏都有種不踏實感,總要自己親自過目一下才能放心。

恰巧林如海又想起一事來,對林黛玉囑咐道:“爹不在府裏的時候,如果你大表姐派人來接你去賞花或是什麽,你只記得推辭了去,萬不可以和她扯上關系。”

林黛玉對‘大表姐’三個字有些陌生,半晌後才反應過來‘大表姐’可能指的是賈元春,不過也不能确定,因此猶豫着問道:“爹爹指的是元大姐姐?”

林如海點了點頭。

林黛玉不覺疑惑,“元大姐姐不是在宮裏做女史嗎?又哪有閑情來邀我賞花?”

女史聽起來好聽,但說白了就是宮裏貴人的奴才,根本就不得自由。林黛玉以前去宮裏的時候偶爾能見到元春,元春還曾邀請她去她那裏做客。畢竟是表姐妹,林黛玉礙于情面也不好意思拒絕。然後她就發現,元春邀她做客根本不是單純的聯絡感情,而是都帶有其他目的。

一開始是打聽皇上和皇後的事情,當然,元春并沒有明着說,而是十分的含蓄。不過,林黛玉那時候年紀雖小,但卻清楚的知道,皇上和皇後的事情絕不可以外傳。尤其因她和水顏關系好的緣故,皇上和皇後并沒有刻意隐瞞她,因此讓她知道了不少秘密。比如皇上其實臉盲,除了皇後以外其她姑娘的臉都認不清,辨認她和水顏都是以胖瘦來區別——這讓水顏可惜不已,說她倆如果胖瘦一樣的話就能戲弄皇上了。林黛玉卻因這份信任很感動,畢竟此事事關重大,被有心人利用說不定會動搖國本。是以她連親爹都沒有告訴,又怎麽會告訴一個才剛認識的表姐。

林黛玉于是裝起傻來,只說皇上和皇後人很好,其它一概不說。元春不死心,又問起水靖一家人的事情。這下林黛玉惱了,終于發現元春目的不純,而且還欺負她年紀小不懂事,以為她小孩嘴巴沒有大人牢固。林黛玉之後連裝傻都懶得裝了,還一本正經的告訴元春貴人的事情不可随便打聽,以免惹禍上身,尤其她在宮裏,更要小心謹慎才是。之後林黛玉再進宮時就盡量避着元春走,幸好元春是在甄太貴妃宮裏當值,只要元春不是刻意等她,她二人幾乎沒有機會遇見。

林黛玉想了想,又道:“我現在在宮裏也遇不到她,遇到了我也會假裝有急事要離開。”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你離京的這段時間京城可發生不少事情,你這位元大姐姐如今已經是泰皇子的側妃,不在宮裏面當女史了。”

水泰如今依舊沒有被加封,還是個光頭皇子,是以仍以泰皇子相稱。

林黛玉瞪大眼睛,好半晌才消化掉這個消息,但仍然有些不可置信,“怎、怎麽會這麽突然?”

“誰說不是呢?”

林如海也十分納悶。按說元春進宮已有許多年,而且一直都在甄太貴妃的宮裏伺候,如果甄太貴妃因為元春賢良淑德才将她賜給水泰的話,為什麽早幾年沒提起過這件事情,甚至連一星半點都沒有透露過。林如海覺得這其中必有內幕,只是他想不出裏面有什麽貓膩,但讓林黛玉遠着元春總是沒有錯的。

有人卻不是這般想,比如薛王氏。

薛家離開金陵可謂是灰頭土臉,本想着進京投奔王子騰,但在知道元春成了皇子側妃後就改了主意。

薛家因無人在朝中做官,早已與朝廷脫節,故此不知道如今局勢。薛王氏想着自家外甥女成了皇子側妃自是喜不自勝,薛蟠更是想的簡單,認為自己如今成了皇親國戚,比之從前還要嚣張,薛寶釵尚且還能保持住理性,還勸誡薛王氏和薛蟠一二。不過,當薛王氏說以後會請元春幫她從世家子弟中挑選如意郎君時,這心也就靜不下來了。

薛家入京後直奔榮國府。王夫人一早得了消息,只是她的住處實在不好接待客人,于是請示賈母,想在榮慶堂治席接風。賈母喜熱鬧,來的又是同為四大家族的薛家,自是無不同意。

賈琏如今在外做官,已是三年沒有回家,王熙鳳夫唱婦随,只一心在外做官太太。迎春在年前已經出嫁,嫁的是大理寺卿嫡次子。管家之人皆已離開,賈赦這個老黃牛只能親自上陣,将榮國府的攤子接管下來。

王夫人原先怕賈赦不同意薛家上門,不過賈母說了,薛家是來拜訪她這個長輩的,不關賈赦的事,再說哪有不讓親戚上門的道理。

賈赦果然沒有阻攔,王夫人于是歡天喜地的帶人将薛家迎進門。薛王氏和王夫人為一母同胞的姐妹,兩姐妹多年未見,見過後自是悲喜交集。

王夫人見薛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娴雅,立刻就喜歡上了,直言薛寶釵跟她家元春一樣,是個有福氣的人。薛王氏一聽高興的很,又将元春吹捧了一番,薛寶釵則謙卑道:“不敢與元大姐姐比肩,若有元大姐姐十分之一的福氣,我就已經很是心滿意足了。”

王夫人聽後對薛寶釵更加滿意,心說這才是大家閨秀的作态,比某些人不知強了多少倍。

敘了一番契闊,王夫人又引着薛家母女拜見賈母。賈母跟前如今只有探春和惜春二人,賈寶玉被賈政逼着每日上學堂,賈環賈琮賈蘭她又看不上,是以寂寞的很,見到薛寶釵也覺得稀罕。

薛王氏除了送上見面禮外,又送上慶賀元春成為皇子側妃的禮物,還言道:“聽說側妃幼時是在老太太跟前長大的。今兒一瞧,怪道能被甄太貴妃誇贊賢良淑德,也只老太太這般的人物能養出側妃這樣的貴人來。”

薛寶釵在椅子下偷偷拉扯下薛王氏的衣服。薛王氏那話表面上是誇贊了賈母,但如果深想下去就會讓人誤以為元春沒有賈母教養就做不成皇子側妃。這一下就把王夫人給得罪了。好在王夫人沒有注意到,只和賈母一起暗自得意。因為細說起來,薛王氏還是第一個正兒八經當面恭喜她們的人家。

元春成為皇子側妃,對賈母和榮國府二房來說是大事,但對大房乃至京中權貴來說卻連小事都算不上。畢竟只是個皇子側妃,還是個沒有權利的皇子的側妃,在他們眼裏還不如做忠順親王的側妃更好一些。因此,榮國府既沒有大擺三天流水宴,也沒有人蜂擁上門賀喜他們,這讓早就做好被人阿谀奉承的賈母和賈政夫婦好不氣惱。不過,他們倒沒有往那方面想,只以為是賈赦心生嫉妒在暗中使壞。

許久沒有感受到被拍馬屁的感覺,賈母和王夫人對薛王氏母女都稀罕的很。難得有這麽一個人,賈母自是不舍得放她們離開,于是以薛家在京城沒有落腳的地方為由,讓賈赦安排薛家人住在榮國府裏。

水靖派人暗中觀察薛寶釵一事賈赦是知道的,他想着将人留在榮國府裏更方面行事,因此便同意了賈母的要求,将薛家人安排住在梨香院。

賈母原以為要頗費一番口舌賈赦才會同意,甚至還做好了賈赦會拒絕的準備,結果賈赦這麽容易就一口答應,讓賈母大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懷疑賈赦是不是吃錯藥了。賈政夫婦卻不是這般想,他們以為是因為元春成了皇子側妃,他們二房即将發達了,賈赦才恬不知恥的想要巴結他們。

不過賈政夫婦卻一致決定不給賈赦好臉色看,除非賈赦求着他們住回榮禧堂,他們才會勉強同意讓他們大房沾點元春的光。

因賈族中子侄多是游手好閑偷雞摸狗的纨绔,薛蟠自住進梨香院後如魚得水,與他們不是聚賭就是鬥酒,嫖娼更是少不了,然後薛蟠就發現,他不/舉了。

作者有話要說:

麽麽麽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