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逃婚了 — 第 22 章

屋子裏。

徐氏坐在主位上,看着坐在客座上的老者,眸光微閃,等到翠荷上了茶,這才笑道:“譚大夫不是兩年前就辭官歸故裏了嗎?怎麽突然又回來了?”

譚邱早先得了姬朝宗的吩咐,自然不可能說實話。

何況那位姬世子的舊症是隐秘之事,哪裏能讓他人知曉?他笑着接過丫鬟遞來的茶,道了聲謝,這才和徐氏說道:“本來是回老家了,但家裏也沒什麽人,正好我和金臺寺的住持有些淵源,這陣子便一直待在金臺寺。”

他邊說邊呷了口茶,又道:“也是巧了,昨日你家二小姐去金臺寺祭拜顧大爺,正好和我碰上,又同我說了你家小少爺的事,我想着早些年總歸也替人診治過,念着醫者父母心便抽空過來看看。”

徐氏笑道:“原來是這樣。”

握着茶盞的手倒是不自覺收緊了一些,臉上的笑也有些緊繃,正好聽到外頭有人傳話,她又重新揚了笑,“快讓寧姐兒進來。”

很快。

顧攸寧就被人請了進來。

待看到坐在左首位置的褐衣老者,顧攸寧那顆跳動一路的心也終于落了下來,她壓下羽睫,先朝徐氏問了安又面向譚邱請了一禮,口中恭聲稱呼道:“譚大夫。”

譚邱點頭:“二小姐。”

徐氏便在一旁笑道:“譚大夫一早就登門了,說是昨日和你在金臺寺約好了,今天特地上門幫瑞哥兒診脈。”她說話的時候,一直在觀察着顧攸寧,見她神情未變,紅唇輕輕抿了下,又笑道:“既然是替瑞哥兒診脈,我也就先不留你們。”

又和譚邱說道:“譚大夫好些年沒來了,不如在家中小住幾日,也正好替我那可憐的侄兒看看。”

譚邱落盞,起身,“小住就不必了,我要在京城待一陣子,若是小少爺需要,我過來便是。”他這話說完便朝徐氏拱了拱手,而後看向顧攸寧,“二小姐,走吧。”

顧攸寧自然應好,又和徐氏告了辭,請人留步,而後便領着譚邱往東院的方向走。

“夫人。”翠荷站在徐氏身邊,扶着她重新入座,又把其餘下人都打發了下去,眼見徐氏沉着眉又壓低聲音說道:“那位譚大夫會不會看出什麽?”

“以前也沒見他看出,如今又能有什麽用?”

徐氏冷着嗓音道一句,不過一雙細眉到底還是擰了起來,頗有些煩躁地把茶盞擱在桌案上,“好端端的,怎麽又讓她跟這位譚大夫牽扯在一起了。”

話音剛落,

外頭就傳來丫鬟的通禀聲,道是“大小姐來了”。

聽到顧婉來了,徐氏連忙斂了面上的表情,讓人進來,見一白衣女子進來,又見她衣衫單薄忙讓翠荷斟茶,擰着眉問,“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顧婉朝人問了安,便徑直開口問道:“我聽說從前那位譚太醫來家裏了?”

“嗯,”

徐氏也沒瞞她,伸手握住顧婉的手把人帶到自己身邊,“說是昨日在金臺寺碰見的,來家裏看看。”

翠荷遞了茶,“大小姐,茶。”

顧婉接過卻沒喝,仍擰着眉,壓着嗓音問,“真是金臺寺碰見的?”

“應該錯不了,”

知道她在擔心什麽,徐氏握着她的手繼續說道:“譚邱從前跟你祖父的關系頗為不錯,後來顧廷軒特地請了人幫忙照看顧承瑞的身體,要不是顧廷軒犯了那樣的錯,恐怕譚邱還會繼續替他診治。”

“如今顧廷軒的事逐漸過去了,也無人再問責,碰到了幫個忙,倒也沒什麽。”

顧婉聽到這話,緊繃的那根弦終于是松開了,她就怕顧攸寧現在還和什麽貴人交好……畢竟這滿京城的貴人從前就跟她往來頗密,若是顧攸寧真的搭上了哪家貴人,那以後可當真是由不得他們了。

徐氏安撫道:“你不用擔心顧攸寧,就算她從前和他們要好,如今也早就不是從前了……李家和傅家不在京城,京家那位老祖宗如今也是渾噩不管事了。”

顧婉點點頭,“是女兒心急了。”

“不過——”她偏頭朝徐氏看,抿了唇,沉聲,“母親,顧攸寧不能留在京城。”

徐氏也是這樣想的,從前妙儀和姬家沒扯上關系也就罷了,可如今扯上了關系,把顧攸寧這麽個人放在京城,就像放了顆一觸即發的雷,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踩到了。

若讓姬家知曉,他們一家子都擔不起這個後果。

“這事得好好想想,”徐氏皺着眉,“顧攸寧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別看她現在沉默寡言不大惹事,骨子裏卻倔得很,尤其還有顧承瑞在,她怎麽可能抛下他遠嫁?”

又看了一眼顧婉,

見她柳眉輕蹙,忙又出聲寬慰:“這事你別管,你現在只要安心和姬家人培養關系,等着嫁進姬家就好。”

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寶貝女兒手上沾了什麽不能沾的東西。

等到顧婉點頭,她又說起正事,“正好我今日也有話要同你說。”見顧婉目光疑惑地看過來,徐氏似乎是猶豫了一番,這才握着她的手說道:“你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就算你日後嫁進姬家,我也不擔心,只有一事,你那院子裏幾個丫鬟,你日後要帶誰去,每個人又有什麽用,你自己可得提前想好。”

顧婉一向聰慧,豈會不知她的意思?

可她說到底今年滿打滿算也不過十七,對姬朝宗又是滿心的愛慕之情,如今聽到這話,哪裏還能笑得出來?臉上慣有的溫婉笑意逐漸淡去,她看着徐氏,似是張口想說些什麽,可最終還是抿着唇低下頭。

徐氏見她這樣,心裏也不好受,輕輕嘆了口氣,讓翠荷先下去,然後握着顧婉的手說起體己話,“我知道你不肯,可那姬朝宗是什麽人?難不成你以為真能讓他守着你一個人過一輩子不成?”

“妙儀,千萬不要去信男人那一張嘴,更不要去信什麽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糊塗話,這世上的男人,不管有錢沒錢,有身份沒身份,都不會只守着一個女人過一輩子。”

“提前把人都安排好了,免得落到我如今這樣的處境。”說到這的時候,徐氏眼中還是不禁閃過幾絲憤恨。

看着顧婉小臉微白,她又輕輕嘆了一聲,拍了拍她的手:“好在這事也還早,你回去好好想想,提前做好安排。”

顧婉點頭,聲音卻已經啞了,“……女兒知道了。”

等她走後,

翠荷重新打了簾子進來,見徐氏靠坐在椅子上,揉着疲憊的眉心,也跟着嘆了口氣,她走上前替人按頭,嘴裏低聲說道:“長公主才登門多久,您又何必這會讓大小姐不高興?”

“她總要知道的。”徐氏語氣淡淡,“與其讓她整日活在夢中,倒不如我親自替她打醒,免得日後和我一樣,受那起子遭罪的苦。”

……

回到屋中,

顧婉便把其餘人都打發了出去,自己坐回到貴妃榻上,揀起先前還沒繡完的那只荷包,垂着一雙纖長的羽睫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侍棋察覺到她心情不好,一邊替她上了茶,一邊拿了柄美人錘替人輕輕敲着腿,嘴裏輕聲問道:“可是夫人同您說什麽了?您自打從夫人屋子出來,臉色就不大好看。”

顧婉捧着茶,不喝也不說話。

不知道過去多久,她才看着侍棋問道:“你說這世上的男子是不是真的不能只守着一個女人?”

很少從姑娘口中聽到這樣的話,侍棋愣了愣才答道:“姑娘怎麽突然問這個?”雖然心裏奇怪,但也認真答了,“奴婢家裏窮,但也瞧過那些沒錢的人家讨了一個又讨一個,便是那些憨厚老實的,到了外頭也常混跡勾欄。”

眼瞧着顧婉臉色越發難看,她心中隐約也猜到了她問這個的原因,便又盡心盡力替人捶着腿,繼續道:“但也不是都這樣,不說以前幾位姑奶奶,便是咱們的老太爺不也只守着太夫人一個嗎?再近些,大爺不是也只娶了大夫人一個?”

“可見這世上的男子好不好,能不能只守着一個女人,并不是看這個人身份如何,條件如何,而是看他這個人如何。”一番話說得顧婉臉色轉晴,侍棋便小心掂量着顧婉的臉色,打探道:“您是在想姬大人嗎?”

顧婉沉默一瞬,點了點頭,“母親的意思是讓我早些想好要帶進姬家的人,別弄到最後和她一樣。”

知道那位陶姨娘在老爺心中的位置,侍棋也不敢說話,只能寬慰人:“小姐也別想那麽多,姬大人這樣的人物,什麽沒見過,保不準他就同大爺、老太爺他們一樣呢?”

顧婉何嘗不想。

可她看着放在茶案上的藏藍色荷包,猶豫一瞬還是輕聲說道:“可我賭不起。”

她賭不起姬朝宗的心,更擔不起母親這樣的結果,餘光瞥見沉默不語的侍棋,顧婉眼神微動,擡手握住她的手,語氣纏綿溫軟,“侍棋,我最相信的便是你,倘若真到了那一步,我希望那個人是你。”

“姑娘……”

侍棋白了小臉,當場就曲了膝蓋跪在地上,“奴婢只想守着您伺候您,萬不敢有別的心思。”似乎怕顧婉不信,她就差伸出手指對天發誓了,“奴婢雖然只是個丫鬟,但也不想給人做妾。”

她邊說邊揪着顧婉的袖子,紅着眼眶求道:“求姑娘看在我自幼伺候您的份上,憐憐奴婢,等您進了姬家,随手把奴婢指個能幹的管事、護衛都可,只要不讓奴婢當妾。”

侍棋說話的時候,顧婉一個字都不曾說。

她只是垂着她那雙眼睛看着侍棋,目光溫和地似乎要從她的表面窺到她的內心,不知過了多久,她才擡手扶住她的胳膊,嗔怪道:“不願便不願,何至于跪着,你也不怕冷?”

“旁人幾輩子都求不來的福氣,你倒好……”

她嘴裏仿佛無奈她的癡傻,面上的笑卻要比先前溫和許多,拍拍她的手背,又道:“也罷,你既然心中已有決斷,我也不攔着你,等日後進了姬家,我自會給你好生相看。”

侍棋心底稍稍松了口氣,站了起來。

她怎麽會不想嫁給那位姬世子?別說是做妾了,便是能得人一個青眼,那也是幾世修來的福氣了……可自己姑娘是個什麽性子,她怎麽可能不知?如果拿命和榮華富貴相比,那她自然是要她這條小命。

東院,顧承瑞的屋子。

顧攸寧就站在床邊,見譚太醫收起看診的手,她也沒急着發問,而是讓半夏和李嬷嬷留在裏頭照看顧承瑞,自己請譚太醫出去說話,替人倒了茶,這才問道:“譚大夫,我弟弟怎麽樣?”

譚邱從前是顧家的常客,自然也認識顧攸寧,想到從前咋咋呼呼的小姑娘,如今行事說話竟已如此妥帖,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倒也沒隐瞞,“氣息比從前弱,不過還好,比我料想得要好許多。”

的确比他想的要好。

又問,“他這幾年在吃什麽藥?”

顧攸寧早就把東西都準備好了,聞言忙把藥瓶遞了過去,嘴裏說道:“還是您從前說的那些藥,不過……材料不如從前。”以前家裏富裕,人參、靈芝都是頂好的,如今只靠她一人,為了維系顧承瑞每日都能吃到,材料自然不能苛求最好。

若不然恐怕早就撐不過去了。

譚邱打開藥瓶一看,又拿出一粒藥,有些詫異,雖說不是頂好的,但也算得上是中等,像這樣的藥一瓶就得幾百兩,裏頭那位小祖宗又是每日都得服用,一個月沒個千八百銀子是不可能的。

知道如今這對姐弟算是被顧家二房養着,可那對夫婦顯然不可能大方到如此地步。

再說有時候也不是大方就有用了。

這病若只是一個月、兩個月也就罷了,頂多也就幾千兩銀子,可偏偏這是長久的活,便是再多的血緣親情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也不知道眼前這個丫頭,這幾年是靠什麽撐下來的。

把藥瓶重新蓋上,譚邱看着顧攸寧說道:“這藥還算不錯,本身藥就沒有貴賤之分,你弟弟如今的身體若是真當用大補的藥反而不好。”

見她松了口氣,又放緩語氣說道:“我日後每隔三日來給他施一次針,不過……我還是那句話,你弟弟的身體,想要真的痊愈,恐怕不容易。”

顧攸寧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如今聽聞這話,臉上不僅沒有失落,反而帶了些少女的純質笑容,“只要您能讓他減輕痛苦,讓他少發幾次病,我就心滿意足了。”

譚邱點點頭,起身,“我今日也沒帶東西,明日再來。”

顧攸寧跟着起來,“勞煩譚大夫了。”

“對了,”她面露為難,“譚大夫,您這診金……是怎麽算?”從前都是家裏遞牌子進宮也不算錢,可如今……若是按照善彙堂大夫的标準,她倒是還能支撐下,可總覺得不大夠這位譚大夫的标準。

譚邱一愣,似乎沒想到顧攸寧會問這樣的話,半晌之後才笑道:“不用診金。”

見她小臉微怔,他便把姬朝宗的那番交代說了下,“日後需要什麽藥材,我會直接和杜護衛聯系,你不必擔心。”

顧攸寧剛才就想問譚大夫是怎麽會來顧家的,這會聽到這話更是愣住了,那個無賴會這麽好心?但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她不信……雖然不清楚姬朝宗怎麽會突然變卦,但她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

“您能來,我已經很感激了。”

“何況我同那位姬大人無親無故的,哪能讓人這般費心,還是請您說個數,我一定會準備好的。”

譚邱活了五十多歲,見過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別人的話說得是真還是假……這會見眼前的小姑娘眉眼堅定,紅唇微抿,心中的感慨倒是也變成了欣賞。

從前那位顧首輔還在的時候,最疼惜的便是他這位孫女。

如今看來,

還真是有她祖父和父親的遺風。

他也就沒再堅持,想了想,同人說道:“藥還是那些,至于我的診金就不用了。”見少女擰着眉還要開口,他看着這滿室荒涼輕嘆道:“我從前和你祖父要好,這些年也總想着能幫你們一把。”

“奈何……”

他搖了搖頭,又嘆了口氣,“如若讓你祖父知道我還收你的診金,日後地底下見面,豈不是要被他笑死,何況我這一大把年紀要這鞋子黃白物也沒什麽用。”

聽他說起祖父,顧攸寧的神情有一瞬落寞。

這個時候再堅持反倒是有些不好了,她猶豫一瞬還是沒再開口,又好生同人道了謝,送人出去的時候才又問起早就想問的話,“譚大夫,那位姬大人為何突然讓您過來?”

姬朝宗的決定,哪裏是譚邱能猜得到的?

他笑道:“這位世子爺的心思一向不定,我也不知道。”餘光瞥見她柳眉微擰,又寬慰道:“你也別擔心,世子爺的性子雖然有些陰晴不定,做事也沒個章程,但不是會逼迫人的主。”

顧攸寧抿唇問,“他如今還在金臺寺嗎?”

譚邱搖頭,“他每年都得去金臺寺小住一段日子,估計得過幾日才能回來。”又問她,“怎麽了?”

顧攸寧搖搖頭,揚着笑臉說道:“沒事。”一路把人送到門房,見人上了車,這才轉身離開,心裏想着等那位姬大人回來了,還是當面去謝一聲……雖然他們那日鬧得并不愉快,可他至少還是讓譚大夫來了。

她一向不喜歡欠別人的,尤其這個對象還是姬朝宗。

等回到東院的時候,半夏和李嬷嬷都在等她,見她回來忙迎了過來,她也斂了所有的心思。

“姑娘……”

李嬷嬷先顫着嗓音說道:“譚大夫他,他怎麽說?”

半夏雖然沒說話,但目光也一直放在她的身上,小臉緊繃的,顯然也是在等她的回答。

顧攸寧的臉上揚起少有的燦爛笑容,把譚大夫先前的話重複了一遍,又說,“譚大夫說了,以後每隔三日都會來給小滿施針。”

雖然沒有滿打滿算的保證,但也足夠讓她們驚喜了。

李嬷嬷當場就落了淚,一邊抹着眼淚,一邊說道:“我這就去廚房做頓好吃的,今天好好吃一頓。”說着就往廚房的方向走。

半夏也低着頭擦拭眼淚。

“小滿呢?”

“小少爺在自己房間呢。”

顧攸寧點點頭,“你去幫嬷嬷,我去看看小滿。”等人點頭,她便自行朝顧承瑞的屋子走去,剛掀起簾子就看到顧承瑞坐在椅子上看着書,他如今還小,坐在高高的椅子上,腳都還有些踮不到地面,但脊背挺直,看着十分有規矩。

只是今日握着書本的手有些輕微的發抖。

餘光瞥見站在簾子邊的顧攸寧,他忙放下手裏的書本,喊道:“阿姐。”

“嗯。”

顧攸寧笑着走進去,“不是讓你歇着嗎,怎麽又在看書了?”

“我睡不着。”顧承瑞猶豫了一會,到底還是沒忍住,開口問道:“阿姐,譚大夫他怎麽說?”

“譚大夫說讓你好吃好睡好好休息,以後他每隔三日就會來看你……”顧攸寧柔着嗓音說道,“怕不怕疼,以後譚大夫可是要給你施針的。”

“不怕!”

顧承瑞說得一點猶豫都沒有,他以前最怕這些東西,每次譚大夫來,都要躲在阿娘懷裏撒半天嬌,被人好生哄着才肯乖乖讓人施針,可如今他只想少發幾次病,少讓阿姐操心。

他主動牽過顧攸寧的手,仰着頭,笑道:“我只想快些好起來,快點長大,那樣,我就能保護阿姐了。”

顧攸寧聽着這番話,臉上的笑意一頓,眸光微閃。

暖日晴光照映進室內,她眼中似有淚光閃爍,半晌,她什麽都沒說,只是把人抱進自己的懷裏,啞着聲說,“好,阿姐等你長大。”

金臺寺。

姬朝宗正斜靠在金絲做得引枕上,手裏握着本書,看到杜仲進來,頭也不擡地說道:“怎麽樣?”

杜仲答道:“譚大夫已經去過顧家了,還讓人傳來話,說是明日會再去一次,以後每隔三日施一次針。”

“嗯。”姬朝宗聞言也不在意,他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旁的同他就沒什麽關系了,餘光瞥見還杵着不動的杜仲,還是沒擡頭,繼續翻着書,“還有事?”

“那個……”

杜仲猶豫道:“顧小姐說不需要咱們的藥材,她說得堅決,譚大夫也不好強求。”

翻書的動作一頓。

不知道過了多久,才傳來姬朝宗的聲音,“随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