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皇叔祖是“神棍” — 第 145 章

林如海最近很忙。

這個忙, 不單單是指朝堂上的事情。雖然官職越高, 責任越大, 事務越忙,但林如海能力強, 頭腦精明, 又懂得長袖善舞,在勾心鬥角的官場上可謂是游刃有餘。唯一能讓他忙得腳不沾地的就是林黛玉的婚事。

林如海其實十分感傷。在他的記憶裏, 林黛玉還是那個需要人抱在懷裏的奶娃娃, 即使現在長的亭亭玉立了, 也就是個丫頭片子,離嫁人還早着呢!是以, 當同僚提起林黛玉推薦自己的子侄時, 林如海都以年紀小推脫了。後來經人提醒後他才發現林黛玉已經十四了,到了該相看女婿的年紀。

林如海私心裏是想讓女兒多陪陪自己,待到十八歲以後再嫁人。當然, 他也就只敢在心裏想想,不能真這麽做, 再舍不得,也不能讓林黛玉當老姑娘被人在背地裏說閑話。畢竟宮裏的公主那麽金貴也沒有等到十八歲才嫁人的。而最重要的是, 女婿不能等到那時候再挑, 縱觀這世上,沒有哪個青年才俊是十八歲還沒有娶親或訂親的, 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歪瓜裂棗不堪入目或生理上有殘疾。林如海雖然不歧視這種人, 但也不會把女兒嫁給他們。

因此,林如海傷春悲秋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就開始将挑選女婿的事情提上日程,他身邊的還未成親訂親的青年才俊也就遭了殃,在林如海滲人的眼神下每日都過的戰戰兢兢。

首先樣貌周正就可,長的醜的不行,貌似潘安的更不行,因為容易招蜂引蝶;其次是年齡,不能和林黛玉相差太大,三歲以內比較好,如此不容易有代溝;再次是性格,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為最佳,太過冷清的天生會比較涼薄;最後人品一定要好,不要求完美沒有半點瑕疵,但對家人一定掏心掏肺。以上四點都具備了以後,林如海就開始調察人家的祖宗八輩。家族關系太複雜的不行,有糟心親戚的不行,有通房小妾的不行,婆婆太強勢的更不行……如此一篩選,沒人了。

林如海又開始郁悶起來,對不能給林黛玉挑一個合心意的夫婿充滿了愧疚,甚至後悔早先些年沒想起來培養一個滿意的童養夫……

因為實在郁悶,林如海就對文東延傾訴自己的煩惱,然後水靖就順理成章的知道了林如海的選婿條件,差點沒把他給笑死。只林如海對女婿的四個基本要求,水沐前三個就不符合。如果不是林如海從來沒有想過讓林黛玉高嫁,水靖都要以為這是針對水沐而制定的條件了。不過林如海選女婿的标準着實不錯,水靖覺得可以借鑒一下,以後也這般給水顏挑選夫婿。

而林如海因為在身邊苦尋不到合适人選,這才将目光放在了春闱上。林如海雖然曾對林黛玉說待春闱結束後從考中的學子中甄選,但那時候下手其實就有些晚了。因為有這種想法的不只他一個,不少權貴都會在春闱前提前下注。而且樣貌年齡好說,性情人品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出來的。再加上還要打聽對方祖宗十八代,這一番折騰下來,估計等他搞清楚了,人家早就已經去別人家當女婿了。

因此,林如海在春闱前就開始對可能來參加考試的學子們進行諸番打探。這時候就顯示出林如海在文人大豪中的人脈了。不過,林如海只在信上說要為朝廷挑選人才,并沒有說自己是在相看女婿。文人大豪推薦的學子一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此就排除□□成之多。然後林如海再按照選女婿的标準逐個篩選調察,最終還真被他找出兩個來,如今都已在秋闱中脫穎而出。為了不引人注目,林如海又随便選了三個學子,以指點為名讓他五人住在自家外面的學館裏,以便就近觀察。雖然舉人離進士只有一步之遙,但其中的名堂可大了。能得當朝內閣大學士指點,這五個學子自是無不珍惜機會,都已收拾行囊趕往京城。林如海接到他們來京的具體日期後才來告知林黛玉。倒不是讓她有個心裏準備,而是提醒她離這幾個舉子遠些。免得他還沒挑好女婿,林黛玉就被人哄騙了去。

林如海一路都在思考如何委婉的跟林黛玉講這個事兒。

雪雁等人遠遠看到林如海走來,正想行禮,林如海忙揮了揮手。林黛玉這時候應該在看書,不喜人出聲打擾,而他要說的也不适宜外人聽,幹脆叫她們全都下去。

林如海緩緩步入屋內,就見林黛玉坐在靠窗的貴妃榻上正在弄什麽東西,矮桌上還放着個針線簍子,看來應該是在做香囊之類的針線活兒。林如海在心裏得意了一下,想着不久之後就可以收到女兒親手做的物件了。

不過當爹的在女兒屋門處站久了好像有些不像話,于是林如海咳嗽了一聲,提醒林黛玉自己來了。

林如海原本以為林黛玉看到他一定會高興的撲上來,然後問他怎麽這麽早就下衙回來了,誰想正悠閑的林黛玉一下慌了神,在他還沒看仔細時快速将手上的東西藏在身後,站起身來神色慌張的看着她,“爹,您、您怎麽來了?”

林如海:“……”好像有什麽地方和他想的不一樣。

林黛玉緊抿着嘴巴,手心裏直冒冷汗。見林如海面上浮出一絲驚訝,林黛玉更加懊惱自己剛才反應過大,怕是引起了林如海的懷疑。若林如海問她手上藏着什麽,她該如何蒙混過關?

林如海一開始真的沒有對林黛玉正在做的東西有多大興趣,但看林黛玉如此緊張,他也不覺緊張了起來。莫非那東西是不能讓他知道的?因着林如海之前正在思索窮舉人攀附名門閨秀可能會使的手段,此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私相授受,臉不由的黑了起來,“玉兒,将你手上的東西拿出來。”

林黛玉猶豫了一陣,終究不敢違背林如海的話,将背在身後的手伸了出來。

那是個還未完工的攢心蘭花的絡子,上面還鑲嵌着幾顆玉珠。

林如海拿起看了看,蹙起眉頭,“這是什麽?”

“我……我看爹爹新買的古董扇不錯,就想給爹爹打個扇墜兒。”林黛玉急中生智道。

林如海又看了眼絡子,拿起林黛玉放在架子上的團扇将兩者放在一起,問道:“這是扇墜兒?”

扇墜兒一般來說只是個點綴,但林黛玉打的絡子配在團扇上卻有種喧賓奪主的感覺,更何況這把團扇明顯比折扇還大一些。

這個借口找的不能再爛。

林黛玉小臉頓時羞得通紅,但話既已說出口,再羞恥也要繼續編下去,否則只會引起林如海更深的懷疑。

“是……扇墜兒。”林黛玉端正好态度,堅定的硬着頭皮說道,“女兒私以為那把古董扇不能和普通折扇論處,是以普通的扇墜又如何能配的上那把古董扇?且那把古董扇原是不能再得的,乃唐寅所畫真跡,極為珍貴,想來爹爹買來是用于收藏而不是随意把玩。扇墜兒是大是小絲毫不具影響。但女兒思及唐寅之畫筆墨細秀、布局疏朗,只有如此扇墜兒才配得上唐寅之作。”

林黛玉越說思路越清晰,到最後連她自己都要信了,是以說完後坦然看着林如海,仿佛自己已經解釋清楚了。

能在官場上應付自如就要學會睜眼說瞎話,林如海是個中好手,林黛玉那點道行在他眼裏根本就不夠看。

“哦?是嗎?既是給爹的東西先前又為何藏起來?”

林黛玉一對上林如海似笑非笑的眼神,猛然驚覺自己剛才有班門弄斧之嫌,又惴惴不安起來,小聲道:“……女兒想給爹一個驚喜……”

林如海靜靜看着林黛玉,就在林黛玉撐不住壓力想要坦白從寬時,林如海突然開口道:“既然是給爹的東西,等你做好了就給爹吧。如你說的,配那把古董扇又豈能是尋常之物,應為獨一無二的存在才是。”他尤其加重了‘獨一無二’四個字的聲音。

林黛玉楞了下,點點頭,“女兒記下了。”

林如海将絡子還給林黛玉,又笑說了幾句話,方才離去。但在轉身的那一霎那,林如海臉上的笑容立即收斂,變得沉重而糾結。

女兒竟然對他撒謊!這還是黛玉第一次對她撒謊!而且很明顯是為了一個男人!

林如海不傻,林黛玉剛把絡子拿出來他就看出那是給男子用的。只是為着女兒的臉面,他沒有直接問出來而已。畢竟姑娘家對于這種事情都羞于啓齒,一個處理不好,就會給她們造成極大的精神負擔。

林如海是個疼愛女兒的爹,自然不想為難林黛玉,因此這才輕松的揭過這個話題。他雖然很生氣,但他并不是氣黛玉,而是氣他自己。他忘了,黛玉既然到了可以成親的年紀,自然也到了情窦初開的時候。只是他一直把她當成小丫頭,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過。尤其黛玉性子最是單純,別人說幾句好話她就會把對方當成是好人真心以待。如果他能早點跟黛玉談論這方面的事情的話,說不定黛玉就不會這麽輕易的被人蠱惑了去。

林如海有些感傷。如果賈敏還在的話,應該就可以跟黛玉分享那方面的秘密。終究他是個男子,黛玉有什麽事情也不方便像他傾訴。他一直以為自己既可以當好爹也可以扮好娘。但終究,母親這個角色無人可以替代……

不過,林如海最氣的是那不知天高地厚膽敢誘惑他女兒的家夥!雖然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何方神聖,但就沖蠱惑黛玉這一點,林如海就認定對方絕對不是個好東西。

林如海決定了,即使對方貌似潘安才高八鬥文武雙全,他都不會把黛玉嫁給他!如果對方敢上門,他一定直接把人轟出去,半點情面不留。但是問題來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到底是誰呢?

他不能直接問林黛玉,只可以暗中觀察。其實最好就是能有一個女性長輩與林黛玉談一談,讓林黛玉把心事傾訴出來。與林黛玉關系親密的女性長輩就只瑞親王妃和賈母,但這二人卻都不适合。所以,還是要靠他自己。

林如海仔細想了下,林黛玉平日裏的活動範圍并不大,一般都是家和瑞親王府兩頭跑,時不時進趟宮,偶爾和手帕交們開個小宴會,和男子幾乎沒有什麽接觸。但也并不是說就沒有了接觸機會,畢竟這些地方都有男子出沒。林如海在心裏默默篩選了下,皇宮和瑞親王府首先可以排除,因為不會有人有那膽子在這兩個地方搞小動作,所以重點的調察對象應該是黛玉那些手帕交們家中的兄弟。說不定就是黛玉去那些人府上做客的時候不小心與某位公子邂逅,進而有了情愫……

林如海又反複思考了一個晚上,覺得這種可能性最大,再度忙的不可開交起來。

要調察出誰是黛玉送絡子的人,然後絕不手軟的收拾對方,需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他真的很忙!

作者有話要說:

系統通知:世子追妻之路調整為困難模式!

麽麽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